大虞篇之统一(11/15)
军人多,几十万人要灭一场火还是不难的,皇城整体受损不算十分严重,只是皇城内宫几乎燃烧殆尽,尤其是乾明殿,也就只剩一片废墟了。经过了一番搜检,找出了高旦及高旦的皇后陈氏及两位嫔妃王氏和邓氏,还有大寿太子高海的尸身,届时被烧焦的尸体,面目全非,难以辨认,只能靠身高体型和一些没有烧着的衣服料子进行辨认。
但是徐承倒是不怀疑高旦会诈死,因为他若是不死,剩下的大寿余孽反而不会过度抵抗,自己传檄而定反而容易得多。反而他死了,徐承想要收服西北还要麻烦一些,毕竟算上定武关,西北拢共能战之兵也有十几万人,虽有自己四十万大军一路推去也迟早能扫清关中,只是若是能传檄而定,少死几个将士总是好的。
处理完龙城一切事宜,徐承才将那些投降的满朝文武叫到损毁不大的承恩殿问话,看着底下跪着的黑压压的一大片寿臣,徐承其实也没什么好问,只是入主龙城就相当于入主天下之都,想要真正收服龙城,单靠兵戈是不行的,安抚才是上策,想要安抚百姓,就必须要先安抚这些大寿旧城,这些人里面有大寿死忠,也有世家门阀,也有新晋寒门,徐承还要对这些人酌情处理,能用则用,不用也不能杀,还好看怎么处理,尤其有一个最为头疼的就是渤南薛氏。
渤南薛氏被世人奉为万世之师,代表世间之礼,乃所有读书人的楷模,且颇有风骨,当年高棣入主龙城之事,当时的薛氏之主薛古不惧高棣,指着高棣的鼻子骂的好不痛快,且为了表明决心,直接让膝下最能继承衣钵的幼孙薛栋随高治南下,宁死不为高棣说一句话,气的高棣差点灭他满门,若非高旦苦苦劝阻,薛古满门早就不在了。
而后薛栋被杀之时,薛古也没有因此就投效高棣,因为寿统仍在,直至高治将皇位禅让给了徐承,薛古才重新出山,且助新君高旦调和了和各个世家无法调和的矛盾,也正是因为薛古的存在,高旦的朝堂才能内斗不断却从不崩裂。
如今,大寿已彻底的不复存在,薛古又会做何选择?若是薛古为大局着想,臣服于徐承,自然皆大欢喜,徐承也乐于给薛古崇高的地位,继续将他渤南薛氏高高供起来。可若是他不识趣,记挂着薛栋凌迟而死的仇怨,怕是会照着骂过高棣的话再将徐承骂一遍,可徐承嘴皮子溜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