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篇之龙门(13/14)
眼,若是不死几个人人,没了这波还有下一波,防不胜防。左右躲得那么累,还躲不过,索性不躲了,用我的死换全家平安,何乐而不为?我这一生,享尽人间富贵、坐拥过万里山河、谈笑间可定万人生死,也犹如猪狗一样尝尽人情冷暖、看尽世态炎凉,大起大落,也算值了,如今还能死在床榻之上,有家人在侧送我最后一程,我无憾了……”
大虞建新五年三月,大虞濮留郡公高治于濮留郡薨逝,享年二十三岁,大寿皇帝徐承位置辍朝三日,且追谥高治为大寿孝平皇帝,在曾经的大寿南京春临郡外百里地的华盖坡修建皇陵以安葬高治,一应葬礼规格皆按大寿天子葬礼的规格操办。而高治的爵位则由儿子高和继承,同样还是濮留郡公,因为高治的禅让的功劳,所以濮留郡公的爵位是大虞独一份的世袭罔替、与国同休的存在,也就是只要大虞没有亡国,高治的子子孙孙的嫡系都是大虞的濮留郡公。
同时徐承可怜高治剩下的满门妇孺无人照顾,特地在偃城修建一座濮留郡公府邸,让濮留郡公太夫人李少佳携儿媳刘氏和孙子高和进京定居,方便定、襄二妃照顾。高治这么一死,也算是身后无尽哀荣,而且无论他的死是否跟徐承有关,让他以天子的规格下葬,且还追谥了帝号,也是徐承做的很地道了,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只是高治的死改变不了什么,除了宣告大寿彻底的结束外,再也没有掀起任何波澜,等到李少佳等人来到京城,徐承早已在城外阅完兵,六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朝着飞鸟关而去,这一次,整个天下的瞩目都放在了龙门关,因为,在那里,可能会发生一场改变天下命运的大战,世人都无比相信,徐承这一战将会统一天下。
这份信任不单单是因为徐承往日地战绩,更是源自于徐承对草原二部离间计谋的奏效,六十万草原控弦之士,被徐承一道轻飘飘的圣旨和萧策那张三寸不烂之舌,居然一夜之间分崩离析,在九原关下大打出手,仿佛他们不是来扣关的,而是来九原关表演厮杀大戏的。
同时在徐承的授意下,萧策根据两部厮杀的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的援助,谁弱就帮谁,这连九原关的门都没摸到,双方大规模的对战就死了将近十三万人,现在还在不断地厮杀,可见这离间得多么成功。
但是这不是徐承关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