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篇之风起(2/16)
。至乾治五年,二十四岁的高适就已经升任天龙军震卫二营队正(七品),前途无量。
乾治六年,幽帝崩。太子继位,是为周正帝。幽帝在位之时,对太子甚为不喜,更喜爱幼子荥王。不过因太子为皇后所出,乃幽帝嫡长子,且贤明稳重,朝臣认可。加上太子母族乃西北定州安西李氏,在大周军方颇有影响力。故而幽帝三到四次想要废诸改立荥王都一直未能得逞。
当时高均的嫡长孙,也就是高适的堂兄高表出任东宫太子洗马,本应为太子分忧,辅佐太子立足朝堂。可高表却见太子势弱,坚信幽帝会易储成功,便暗中投靠了荥王。太子后来知晓,却也隐忍不发,而是暗暗记在心里。再后来太子继承大统,成了皇帝,自然对高表之前的所作所为翻翻旧账了。
当初周太祖立国之初曾立下誓言说,有周一朝,凡八姓(龙门高氏、安西李氏、大煌刘氏、荥城邓氏、太兴王氏、邺郡吴氏、新阳蔡氏、海源徐氏)后人,非造反叛国之大罪,刀兵不相加。只因当年周太祖起事,到最后执掌天下,都是靠着这八大世家的支持,且这八大世家相互交错,同进同退,在某种程度上也把持着大周朝堂和军方,就算天纵奇才的周太祖也无能为力,只能以这种方式来与世家共存。
也因为以上原因,周正帝心里虽恨极高表,却也无法杀他。虽然不能见血,可是扒层皮还是要的,于是正帝登基之初,整个龙门高氏就遭了殃,正帝借口高表酒后胡言,妄议朝政,目无尊上,任意妄为,有辱世家门风,罢去太子洗马之职,流放宁州壮西郡,十年不得回京。兵部尚书兼天龙外军右军大将军高胜,教子无方,罢官去职,保留龙门侯爵位(高均死后由高胜袭爵,袭爵降一级。),责令在家读书,无召不得进京。
而高适的父亲高守因为自幼体弱,在幽帝乾治元年就已经病逝。可是老子不在,儿子还在,因此,高适受堂兄高表牵连,直接被外放至寿州出任驻郡兵事统领(六品),看起来品秩升了两级,可是地方上的军职又如何能跟驻守京师的天龙军比拟,那可是天子卫军,前途无量。但对比伯父高胜父子二人,高适好歹还成了一郡军事长官。
高适之所以没有被正帝罢官,也跟他祖父高均有关,高均出任幽帝朝丞相之时,曾多次帮忙当时还是太子的正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