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柴荣的帝王路(3/5)
不相同。所以,在后周柴荣眼里北汉十二州是必须要拿下的,而在西夏国主嵬名曩霄和大辽皇帝耶律雄机的眼里,北汉存在远比灭亡要有利。
对于后周来说,西夏和大辽眼里的这块鸡肋,却是一块肥的流油的大肉!而对于柴荣本人来说,却是一个十几年挥之不去的梦想!
三通战鼓擂响,六万大军集结。在周军大营的后面,十二万随御驾而来的周军则正在搭建简易的营地,看样子并不打算在这里久留。其实统兵将领给士兵们下达的命令就是:埋锅造饭,建造简易的营地,今日攻克玉州之后明日一早就要开拔,大军过玉州,直逼北汉的南大门,应州!
跟随周世宗柴荣来的十二万人马,从上到下谁都没有想过会在这玉州长期的驻扎下去。天子御驾亲征,现在共计十八万大军,又怎么可能攻不下小小的玉州城?
只要打通玉州,应州也只在眼前!
更何况,在晋州,还有十五万大军已经严阵以待,只待皇帝陛下一声令下就会大军开拔。这一次,表面上看柴荣是率领二十万人马进攻北汉,实则是三十五万!这还不包括为了应对西夏乘虚而入而留下了十五万大军,后周为了这次北伐,整整集结了五十万大军!
周世宗向北伐汉,看似仓促至极。其实不然,柴荣为了这次北伐,其实已经准备了很久!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包括登基为帝!
别忘了,柴荣身为晋王,主掌大周军国要务!
整个后周的军队,其实早就在他的控制之中了。九十八州属地,七十二营兵马,在他登基之前就已经抓在了手里!
登基,不过是他为了兵指北汉的一个阶梯而已!
正如柴荣登基之日问左谏大夫王朴:“朕能做多久的皇帝?”
精通卦数的王朴回答道:“微臣所学有限,只能看到之后三十年。三十年后陛下正是春秋鼎盛,之后多少年,微臣就推算不出来了。”
这话马屁的成分很大,柴荣登基的时候已经三十九岁了,做三十年皇帝已经六十九岁,在古代这已经算是长寿。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句话就是古代老人真实的写照。据一份非官方的数据显示,盛唐时期人类的平均寿命也就是在四十岁左右。在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平均寿命就更低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