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满洲入寇(2/4)
散发着凌厉的杀气。
大纛旗下,满洲大将阿巴泰,身批重甲,骑在一匹健马上,随手抽出葡萄牙进口的千里镜,瞄了一眼前面的黄崖口,见长城上一道接着一道的狼烟滚滚而起,场面十分壮观,但是他对此却一点也不心急,无视明军的报警。
“关宁军窝在山海关不敢出战,整个长城沿线,还有谁能挡我大清铁骑?”阿巴泰在马背上晃动几下,打了哈哈,放肆笑道:“传令佟图赖率所部乌真超哈,速速破关,大军入口后,会于蓟州城下。”
八旗军此时的战力,可以说是天下翘楚,普天之下,已经难寻敌手,明朝最后的精锐关宁铁骑,都只能屈居第二。
关墙外,数万清军按着各旗,列成几个方阵,前后左中右,阵形分明,旌旗招展,冷冽的寒风中,一片寂静,只有战马打响鼻和风卷大旗的猎猎声,人马俱都纹丝不动。
阿巴泰一声令下,身旁的骑兵取下腰间的牛角,仰头朝天吹响,低沉的号角刺破天空。
众多人马中一队蓝甲汉兵打起应旗,表示闻命,然后纷纷翻身下马,各执兵器,扛着简易的长梯,便气势汹汹的压向关城。
这些蓝甲都是汉人,战甲还保持着许多明军的特色,但这些人已经完全效忠于满清,成为八旗大军的一员。
八旗制度,是一个很奇特的军事制度,但究其本质,也不过就是一个靠着利益捆绑的强盗集团。
满清要维持这项制度,靠的是恩威并施,给予足够的利益,而入关劫掠,对于旗丁无疑是最开心的事,也是获得利益的最好途径。
这些蓝甲汉兵,才不管关内有多少老弱妇孺,多少百姓要惨死屠刀之下,在他们看来,关内的百姓都是待宰的羔羊。
长城的墩台上,狼烟被老卒点起,“当当当”的警钟声亦被士卒敲响。
一名断了一支手臂的百户官急匆匆的领着百十个老弱冲上关墙,他目视着外面成片的鞑子,脚步忽然慢了下来,但还是毅然走到关墙边上,用仅剩的一支手扶在冰冷的墙垛上,目视鞑子片刻,最后平静的对身后士卒道:“布防!”
另一边,老卒子看了一眼靠近的鞑子,对小卒道:“叔这条腿,跑不远就得被鞑子追上,你别管叔,你好好活着,今后给你叔报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