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险山(2/4)
骑兵比匈奴就强的多,唐朝的李靖的骑兵,候君集的骑兵,能比突厥或是吐谷浑差?
明初时候,大将军徐达所领的十几万骑兵将蒙古人硬是赶回到草原上去,伐木为矛的泥腿子掌握起骑兵来,打起仗来,一点儿也不比牧民差。
无非就是看国力,看训练,看有没有决心罢了!
两边枪来刀往,浮山这边骑术不差,甲胃也十分精良,看似只有前胸和后背两处束甲,但铁头盔,面具,护胫,样样都是精铁打造,工艺十分精良。
有人将战死的浮山将士的甲胃抢了一身,送到多尔衮的案头。
睿亲王看了半天,脸色也是十分阴沉,最后也只能苦笑着叫人将甲胃再送到沈阳去……这胸甲的技艺,以多尔衮的认知来说,反正沈阳的铁匠很难仿造……不是打不出来,而是打造起来太费力了。
精铁用料,打出稍稍凸起的弧线,这样的胸甲,长枪刺时着力点不好掌握,多尔衮叫人试过,铁枪在胸甲面前滑出一溜的火星,却很难着力刺入,除非是将这胸甲抵住,然后再刺,就方便刺透了。
刀砍的话,这正反两面甲加起来二十来斤,全部用铁,虽然不重,但防护能力居然不在白甲兵的三重重甲之下,砍过去,也是一长溜的火星四溅,根本砍不透,除非是用上等的顺刀离近了感,不然的话,破甲很难。
甲胃好,刀亦好,一人三杆精良的火铳更叫人觉得恐怖。
相形而言,清军的破甲箭等大箭对明军的威胁极小,更乏火器,两边对垒起来,清军冲阵时总是先被明军的火铳打的灰头土脸,死伤惨重,然后明军反击极为犀利,到最后两白旗这边不仅不可能以少胜多,就算是相同数字,也总是输的极惨。
现实给人的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好在多尔衮就在前方,耽搁两天被骚扰的受不了后,在第三天终于改弦更张,使大量的骑兵突前,几乎是把一半的主力压上了,后面跟着剩下的披甲和大量的余丁,所有余丁都动员起来,弓箭上弦,刀枪出鞘,在自己的后方做战,两白旗上下居然是感觉十分的紧张……这自然令很多人感觉十分的别扭和不舒服,但事实如此,再牛逼的人物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敢和明军一对一的硬干一场……包括正白旗的白甲纛章京在内,一般这个职务是给最勇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