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沈州保和堂医馆(1/3)
目前,老宅是由师伯一家负责日常照料。师伯家就在隔壁,是一套独立的两进宅院。
老宅一进院租给了沈州保和堂使用。
保和堂原是陈安外祖父开设的中医馆。28年前,外祖父带着儿女徒弟从中原逃难至沈州,为维持生计,便重操旧业开了保和堂这家中医医馆药铺。医馆药铺以诊脉治病为主,售卖中药为辅,包括自制的丸散膏丹、汤剂饮片。
陈安的外祖父,是一位医术高超的中医师,育有一儿一女,并培养了两位医术精湛的徒弟。
随着儿女徒弟们医术日益精湛,外祖父便没有再额外招聘伙计,而是将整个一进院租下,作为医馆和家宅。
六间房子中,两间作为店铺,一间外祖父居住,一间给儿子,一间给女儿,剩下的一间则是两个徒弟的住所。
后来,陈安的父亲大学暑期返家和母亲因缘际会,一见钟情,迅速成婚并育有子女。
师伯成家后,在隔壁购置了一个两进的院子,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保和堂逐渐扩大了经营规模。外祖父、舅舅、师叔也都搬到了三进院居住。
一进院的六间房子中,四间作为店铺,一间用作药房,剩下的一间作为宿舍供员工居住。
医馆的业务模式变成了诊脉治病和售卖中药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自制的丸散膏丹、汤剂饮片的售卖,所需中药材大部分都是外购药材店铺炮制好的成品,只有少量的秘方所需的中药材是自己加工炮制的。
再后来,时事巨变,战争,祖父去世,父亲参军,战争胜利,外祖父意外去世,舅舅、父亲、母亲、师叔入关支援,师伯经营、合营
在合营前,医馆仅有八人,包括一名医师(师伯)、三名医生(徒弟)、一名药工、一名司药员和两名伙计学徒。
这三名徒弟不仅要学习医术,还要协助医馆的日常管理,包括人事考核、账房结算、监看售药以及采购药材等工作。
司药员则需要熟悉药理和药物,按药方抓药、量药、取药。
药工则在师伯的指导下将药房中药材进一步加工、炮制,制成成品的丸散膏丹和汤剂饮片。
学徒的工作很重,除担任“开关(店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