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三线建设(1/3)
李德发点了点头,肯定的回答道:
“那当然,比如第二中板厂,就是整体迁入渝城的一个机械化轧钢厂,全厂贯彻了‘包迁、帮迁、包投产’的精神,迁厂时不仅为该厂配备了较强的领导班子,选拔了政治条件好、技术等级高的技术工人,并且对迁出的67个机组和390台电机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在运输中七千多吨设备全部完好无损。
所谓三线呢,就是依据全国地形的战略地位,将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划分为三条线,一线地区就指沿海和边疆地区;三线指甘乌鞘岭以东、平粤铁路以西、晋雁关以南、粤韶关以北的广大地区,俗称为大三线。二线是指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间地区。一、二线地区各自的腹地又俗称小三线。
那时候,为了响应国家三线建设的号召,很多原本位于大城市或交通要道的企业,都需要进行搬迁和重建,以确保在战争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李德发又接过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这些年来,十几万山钢人奔赴全国各地,支援钢铁工业建设。从塞北草原到江南水乡,从东北大地到西南边陲,大家都在为国家的钢铁强国梦而努力着。”
两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共同缅怀那段艰难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
李德发打破沉默,他抬头望向陈安,缓缓开口:
“陈安,你知道吗?不仅仅是山钢,整个东北在这个时期,都在倾尽全力支援内地和援助中西部的三线建设。在国家统一调拨下,东北向全国各地输送了钢材5亿多吨,焦炭3688万吨,动力机械981万台,更是调配了170余万各类人才前往支援。”
陈安认真地点点头,表示自己在倾听。
李德发继续说道:“东北的每一座城市,每一家企业,都肩负着艰巨的任务,几乎倾尽所有。大家都怀着满腔热血,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这项伟大的事业中。
辽省的项目尤为广泛,涵盖广,数量多,从钢铁、石油到飞机、工程机械,再到枪械、枪弹,无所不包。
轮胎厂、油漆厂、油脂化学厂、化工厂、化机厂、滑翔机、机车车辆厂、起重机厂、铝厂、挖掘机厂、火药厂、医学院、轴承厂、迫击炮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