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八零三的邻居第一章(3/6)
陆续买了新家具放进新家,对于旧家具要不要继续用的问题,父母常常在家里一讨论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还询问她的意见。磕磕绊绊总算在杜晓溪初中毕业的暑假结束前半个月搬进了新家,光是收拾屋子就用了半个月,杜晓溪为此又瘦了几斤。
杜晓溪家住进来的时候同层已经住了两户,分别是一八零四的市委秘书处副处长宋叔叔家和一八零六的市委办公室副主任李阿姨家,一八零二正在装修,是市接待办主任曾叔叔家,另外还有一八零三和一八零五没动静。
杜晓溪家是一八零一,位于电梯间的东侧,东侧的三户是一八零一至一八零三,隔壁一八零二的曾叔叔家虽说在装修,但是到了下班时间以后,装修工人都退场了,并没有出现天天叮叮当当敲敲打打的吵闹声,对于杜晓溪来说完全没有影响,只不过经常在晚自习放学回家的时候碰见来看装修进度的曾叔叔一家人。
六中离市政府大院并不远,公交车三站地,每天到点就见一群政府大院的孩子结伴登上四路公交车去学校,晚上下了晚自习又结伴回家,本来全市公交车每天的收班时间是晚九点,但是市公交公司非常人性化,学校附近的班次都增加了夜班班次,晚十点半才收班。所以晚上九点半这班四路车基本算是六中学生的包车。
六中的校服上醒目标识是这个城市的骄傲,公交车上但凡看到穿着六中校服的孩子,就没有人不满脸笑容的,那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经常有人带着还在读幼儿园的娃娃专门赶在上下学的时间段来坐公交偶遇六中学生,有的还让孩子上手摸,为的就是沾点文气,搞的六中学生们颇为无奈。为此,市政府还发过倡议书号召广大市民不要干扰早晚高峰期市民的正常出行。
六中自己也有校车,但是只是针对初中部,而且校车数量有限,而且因为考虑到高峰期的路况,校车路线没法做到太全面,所以初中部也只有少数孩子能坐上校车。
这些具体的实际情况跟市政府家属大院的孩子关系不大,这些能进重点中学读书的孩子,其实已经站在了金字塔的上层,像普通人以为的富商和高干家庭养出来的都是纨绔子弟之类的桥段,那都是基层人士的自嗨罢了。
拥有更加丰富教育资源的家庭,怎么可能放养孩子,他们为了守住自己打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