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0章 杜环第章 苏轼第章 汪大渊:三位硬核“旅行博主”(3/5)
趣。鉴于他对中古世界历史、地缘地理的重大贡献,有人赞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
苏轼苦笑道,“我哪是什么旅行主播?我过的全是苦日子。但也只有自己给自己灌鸡汤了,越努力越幸运,不是吗?”
明代的徐霞客连忙艾特苏轼:“老哥子,你没去过云南、贵州,可惜了。我不行走遍了这两个省份,奇山异水,看不尽哟。”
晚清的湘阴人郭嵩焘,曾出使英吉利,跳出来说,“咱去过海外,写了一本《使西纪程》,被朝廷给禁了。呜呜。”
……
【叮!醋,在先秦时代被称为“醯”,早已深入到民众的饮食文化中。到了元末,人们发明了多个醋的品种,有杏花酸、脆枣酸、润肠酸、苦苏浆等等。到了明代,人们先后使用大米、糯米、粟米、小麦、大麦、饧等食材,加上酒曲粉,便可以酿出各种口味的醋。自从有了醋,诞生了很多与之有关的趣话。
其中最有名的,就数宋代的石曼卿。他的酒量很好,和一个叫刘潜的人是好友。某年,石曼卿在海州当通判,刘潜来看他。石曼卿很高兴,和他开怀畅饮。酒快喝完了,天也黑了,街上的店铺也早关了,还去哪里买酒呢?石曼卿在厨房里找到了一斗多的醋,兑进了剩余的酒里。两人喝着酒与醋的混合液体,一直到了天亮。有人会说,醋那个酸呐,他们怎么喝得下?要我说啊,他们都是“醋仙”,不然怎么能进入史册呢?
【在1300多年前的唐代,管理宫廷的膳食机构是光禄寺,其下有掌酿署等部门。掌酿署有“酢匠十二人”。“酢匠”指专门为宫廷酿造醋的匠人。他们酿造的醋,被广泛使用于大型的朝会、祭祀、宴享等菜肴中。《唐六典》记录:“(王族)盐一升半,醋二升……(三品以上大官)酱四合,醋四合……(六品以下官员)酱三合,醋三合。”根据这条史料,可知唐朝各级官吏的每日醋的供给量,略高于酱、盐的供给量,应该可以说,那时的餐桌上,醋是很重要的调味品了。
【在古人眼里,万物皆可吃。至于一些食材,还可以用醋泡。譬如蔬菜类的鲜笋、蒜头、茄,水果类的杨梅、荔枝,花卉类的玫瑰、梅花,药材类的嫩姜、柴胡等等。在饮食上,古人的脑洞大开,不保守、不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