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出征之争(1/3)
就在秦国点兵运粮的时候,楚王就接到了消息,他立刻召集臣子议事,主题只有一个:打不打?怎么打?
楚王刍当继位十余年,可惜还未能将楚国的贵族收服,加上楚国一直实行分封制,贵族把持朝政瓜分权力,楚王的统治力只在寿春附近十余城,其他的都在不同贵族手中。
秦国灭掉魏国以后疆域比楚国还要广阔一些,先前的对峙,楚国也没有捞到太多好处,仲氏废了一番功夫才争取到的利益,竟然随着昌平君自缢而落幕,原先到手的三座城池也被秦国夺回。
想起昌平君,楚王就肝痛。
“司马令,秦军快到颍水了,有何退敌之策?”楚王问计司马令景公,一旁的景公出列,事不关己地回答道:“先前仲公信誓旦旦要拿下秦国十座城,如今秦军陈兵广阳、上谷,仲公有何计策?”
被点到名的仲公拱手说道:“大王,此番秦军陈兵两地,摆明了要咬下楚国一块肉来,若是不能及时派出得力干将,恐怕无法阻挡秦军的势头!依臣所见,不如请项燕将军出征,将秦军挡在平舆城之外!”
“不过是区区秦军,仲公不会是只想着项氏出力自己摘桃子吧?”一直在旁边观战的蔡公不由得挑刺,他和项氏交好,有些话项氏不便发声,他就没有这个顾忌了。
仲公被这二人前后挤兑,也有些顶不住。和秦国接壤的地方是他分封的地方不错,当初也是因为这个才会和昌平君接洽,没想到昌平君这么废物,连舆图都拿不出来,仲公对此也是十分无语。
楚王看着底下几个把持朝政的大臣在互相攻讦,核心论题连个结论都没有,不由得无奈叹气,他不由得想到秦王,不知道他会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
景公和蔡公都不赞成项氏领兵,景公是项氏掌握军权势大,而蔡公则是觉得仲公开出的条件诚意不足,不值得项氏卖命。
三位重臣两位反对,仲公只好偃旗息鼓,转而吩咐族人搬到寿春,他就不信若是打到寿春,这些人还能坐视不管。
项燕听到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无奈摇头,项氏一族长期把持军权,就连楚王都不得不忌惮几分,他们想要出征,可若没有楚王的调兵令,他只能调动三万项家军,拿什么跟号称有二十万将士的李信过招?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