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招点亲卫军(1/3)
六部此时也不清净,自从到了应天府以后,六部转得跟陀螺似得也还是忙活不过来,加上应天原本就有大小官员在,人很多,但是事情没干几件。
最让韩丞相上火的是这些事流程太多太复杂,新上任的官员又不熟悉,效率低下,事情一旦拖延出问题,对到底是谁的锅就争议不休。
都是官场里打滚十余年的人,此时计较谁背锅不过就是在想谁来承受殿下的怒火而已。
其实谁都知道互相甩锅其实也解决不了问题,甚至哪怕是解决了提出问题的人,也于事无补。
韩丞相听着六部官员吵吵嚷嚷,好好的耳朵都快被吵成耳鸣了,终于忍不住往军营写了奏本,让殿下来一趟应天。
“月底就要五十万石粮草?户部没给钱,上哪买粮草?”
今日讨论的便是北伐粮草供应的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何况现在各路兵马都往应天附近赶,这些人就算不打仗就要吃喝拉撒,一天都不是小数目。
提出问题的是兵部给事中,殿下要求下个月就要北伐,可现在户部没给钱,粮草更是没影,如何能保证大军能按时开拔?
韩丞相捻了捻胡须,国库被洗劫一空,如今就算是筹钱也需要时间,还要仰仗江南大户们,这些人定然不会免费打白工,恐怕还得有利益交换。
“江州和宿州两个粮仓如今什么情况?”韩丞相问起这两个粮仓,户部的人更是苦不堪言,“丞相,您是知道的,自崇宁年间,江州和宿州两地种稻谷的渐少,家家户户改种桑种茶,如今怕是难以为继。”
“难以为继也得将情况摸清楚了,派人去接触江南的大户和世家,殿下过两日便到应天,这件事肯定要殿下在的时候一并解决。”
“是”户部尚书只好回去和部下好好商量一下对策,希望在殿下到来之前有对策吧。
辛元站在一旁,他是跟随韩丞相南逃的,只带了汴京中的家人,可老家青州的老老少少却没能逃出来,一想到他们,辛元心中就难免有酸涩之意。
北伐一事殿下的决定没错,可朝中能否做成这件事还不一定,他们在高位已久,早已习惯了安稳,这也是为何选择渡江而治的人那么多。
倾巢之下,焉有完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