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太困了乱写的有空改(1/3)
纪冉冉自己过不去那个坎。
纪知物身边并不缺真心的人,她就没有捧着自己的虚情假意上前凑那样一份热闹。
王思年说的每一句话都不能够改变纪冉冉的处境,义愤填膺还是激情澎湃,都没差别。
在背后碎碎念的话,是无济于事的。
勇敢的人会有行动,仅有热血的人也能当面直言。
王思年避开旁人述说的,不像是对她的安慰,更多的时候纪冉冉把这理解为王思年的诉苦。
在一开始,冉冉是能感受到王思年的关心的。毕竟这是纪家的家事,要不是关心她,王思年何必说那些?
随着话语中小姑的频率越来越大,纪冉冉越发沉默,原来所谓的关心,不是想要她过得好,而是看不惯纪知物过得好。
纪冉冉不像王思年以为的那样委曲求全,只是在对上小姑的事情时,她能够多一份的宽心。
况且分了家。
爷爷奶奶愿意分家,就是放手让孩子过自己的日子,养大了子女,还非要养子女的子女才行?人一辈子的苦,什么时候才能到头。
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事情,许多事情很容易理解,不过也不是所有的情绪都会随着理解而消散的。
有的事情不去提及事,像空气虽然无处不在但又毫无存在感,不会影响到冉冉的心情。跟小姑有关的一切,对冉冉来说就是这样的存在。
一直存在,只要不去提及,就可以减弱存在。
她努力的一切不一定是有意义的,可是不去这样做,她又应该又能够做一些什么。那些天没亮就开始干活的人,背着比自己的身体还要沉重的背篓的人,不努力么?勤劳的、勤快的、力气大的、贤惠的……都不如嫁到好人家的。
什么是好人家,是勤劳勤快之后能够得到一家和睦的人家。
念书对冉冉来说到底是什么,大概是一条有可能的出路。
所以她格外珍惜。
她特别的倔强。
她强烈表达自己的需求、渴望。
就让其他人、所有人都知道,她想要念书,她向往着学校。
村里嫁出去的女人,嫁到村里的女人,多数都是勤快的。
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