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首都文艺(2/3)
怔出神…”故事开头,就给李清泉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平铺直叙,简单的交代人物背景,随后,李清泉越看越入神。
而姚玉玲也不打扰,就坐在一边安静等待着。
庐山恋原文差不多2万多字,其实并不多,按照剧本进行改编,也是更加丰满了这个故事而已。很快李清泉就看完了。
随后李清泉没有说话,沉默了一会之后,又开始看起了牧马人。
而牧马人的开头就是那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相比于庐山恋的唯美爱情还有祖国统一和两代人的感情纠葛,牧马人是现实和爱国。原文中叙事部分占了将近4/1,感情描写不到4000字,姚玉玲改了以后,增加了对于故事的侧重。许灵筠和秀芝的爱情看上去更真挚纯粹。写出了那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的坚持。
“我能问一下你是怎么想到这两个故事的么?”
半个小时以后,李清泉看完了两篇小说,庐山恋还好,并不长,牧马人被姚玉玲加到了接近4万字。看完以后,李清泉很难想象姚玉玲是怎么写出来这样两个故事的,同样的爱情,一个代表了纯粹,真挚另一个热情如火,轰轰烈烈,不顾一切。
而且中心主题都是关于国家的美好期望…两代人的情感情感冲突,老一辈和年轻一辈之间的矛盾纠葛。
不得不说这两篇短篇,很吸引他,也足够大胆。
“先说庐山恋吧,我没去过庐山,但是我看到过庐山的美,我喜欢读书,也喜欢看各种报纸,庐山很美,令我向往,我就想这么美的地方如果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是不是更感人,于是就有了周筠和耿烨…”姚玉玲早就准备好了理由,年轻人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很正常,她才19岁,正是充满希望的年纪。
“那牧马人呢?”李清泉点了点头,笑着问道。
“牧马人的的灵感,和我之前的职业有关,我之前是播音员,经常坐火车,火车上有很多的乘客,有一次,我记得是去南方,我在车上无意中听到了几个知青聊天,聊的就是关于他们知青点的一位同志,他早年和父亲走散,后来认了亲,去了国外,当时那些人都很羡慕他…”姚玉玲继续说道。
反正开局一张嘴,内容全靠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