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一团泥,千种韵(3/4)
是他店里最好的一件紫砂壶。
对于曹子建到底是独具慧眼,还是运气使然,李掌柜不清楚。
当即提醒道:“公子,这紫砂壶并不便宜,您当心点。”
“好的。”得到李掌柜的应允后,曹子建这就将紫砂壶从博古架上取下。
一上手,曹子建发现这紫砂壶的胎骨坚致,质地温润细腻。
显然用的是上好的宜兴紫砂泥料。
整体器形线条饱满,端正雍容。
介字提梁,镂雕金钱钮,水滴状流孔,巧思泉涌,指下生辉。
壶底镌刻楷书“时大彬制”。
笔意疏朗而隽永。
“时大彬的紫砂壶?”曹子建心头一动。
对于时大彬曹子建是了解的。
明末清初的紫砂壶一代宗匠。
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
确立了至今仍为紫砂业沿袭的用泥片镶接,以念为识,凭空成型的高难度技术体系。
据后人简要统计,其存世作品,包括见于著述的不过数十件而已。
动辄都是数百万起。
为了确定这紫砂壶的真伪,曹子建选了个李掌柜和儒雅老者的视野盲区,心念一动,将其收入了储物戒指。
【叮,检测到储物戒指内存入一件明晚期时大彬制介字宫灯提梁壶。】
【恭喜宿主,获得紫砂壶烧制工艺。】
“居然是真品。”曹子建心头一喜,随即将其重新取出,而后朝着李掌柜问道:“掌柜的,这紫砂壶怎么卖啊?”
此时,已经称好茶叶的李掌柜将两包茶叶提到了曹子建的跟前,道。
“公子,这件紫砂壶从泥料,到工艺,到器形,均具备明末时期的紫砂器的典型特征。”
“皮壳自然,可见300年历史风化的痕迹。”
“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已经不是一件实用器了,更像是一件艺术品。”
李掌柜先是给曹子建简单介绍了一下,为的就是给自己的报价做铺垫。
“所以它的价格是?”曹子建问道。
“最少也要800大洋。”李掌柜报出价格的同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