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孤钓江雪(2/4)
尝试派走进历史,现实主义的文学研究会会员激增,此时,日本留学归来的热血青年创建了浪漫主义的创造社。
创造社与文学研究会形成对峙,但不对立,并不是仇敌。
郭沫若是创造社挑大梁的。不过他的《女神》、《凤凰》等长诗,一言难尽,《天狗》、《天上的街市》等短诗,也一言难尽。
但从历史背景上看,郭沫若最大的成就是继往开来,作品稍微幼稚,有情可原。
倒是发掘和扶植了郭沫若的宗白华,有着很好的诗作。
只不过,宗白华首先是哲学家,是美学大师,然后才是诗人。他的《美学散步》,《美学与意境》等作品,比他的诗作价值更高。
宗白华的《夜》挺有趣,不过,江河更喜欢那首《小诗》。
不多想,他将《小诗》抄上去。
“生命的树上
雕了一枝花
谢落在我的怀里,
我轻轻的压在心上。
她接触了心中的音乐
化成小诗一朵。”
简单的诗,写了诗人作诗时的一些经验,可供后人参考。
首先,作诗的题目应该是生命中凋谢的经验,也就是在时间里酝酿过的东西,而不是为赋新词强说的那个“愁”。
情感只有经历过,感悟过,才能道出真味。
这也就是陆游所说的“工夫在诗外”。
也就是《黄帝内经》里的“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者,流散无穷。”
也就是佛家的“当头棒喝”。
其次,这些经验要接触心中的音乐,要符合音律,要有知识与智慧的底蕴。
学写诗的人,可以以此为提醒。
发完后没多久,第一条评论出来了,显然是黑粉:“个人认为,这首不如《北河沿的路灯》。”意思明确,就是之前的第一是炒作。
江河被气笑了,但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打开之前的诗的评论。
“众所周知,评委没有骨头……”
呵呵,嘴真够损的。
江河回道,“骨头都让网上的狗撕了。听说小区的狗都要拴着绳子才能出门,不知道网上的大型犬咋管理?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