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千古遗恨(二)(2/5)
元璋所希望的。”
镜头最后定格在洪武元年正月初四的盛景上,朱元璋正式登基建立大明。
封妻马氏为皇后,封长子朱标为太子。
《明史》云:“带刀舍人周宗上书乞教太子,帝嘉纳。”
在朱元璋悉心安排下,朱标也是能文能武。
旁白响起,声音温和而庄重:“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很多想法都比较复古,他力排众议,坚决重拾封藩制度。在朱元璋的骨子里,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也根深蒂固。在朱标去世之前,朱元璋从来没有想过要更换皇储。为了培养朱标,朱元璋可谓煞费苦心。”】
秦朝,嬴政满脸不悦地看着天幕:“这后世君王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这明朝距离大秦都一千多年了吧,怎么还想开历史倒车,竟然还想封藩?真是愚蠢。”
【画面一转,朱元璋给朱标的辅政团队徐达、李善长、常遇春等明初的精英人物纷纷亮相,他们被朱元璋派到太子府兼职,共同培养这位未来的储君。
旁白继续道:“朱元璋把最能征善战的徐达任命为太子少傅,把明初第一文臣李善长任命为太子少师,把猛将常遇春任命为太子太保。
另外,像冯胜、刘基(刘伯温)、廖永忠、杨宪等人,统统被朱元璋派到太子府兼职。
朱元璋几乎把明朝最精锐的团队,都塞到东宫去。”】
历朝历代的太子们再次口水直流:‘看看都看看,看看人家的太子,再看看咱?真是人比人得死。’
【朱标从小便勤奋学习,手不释卷,每日闻鸡起舞,广泛参与朝政。
朱元璋每每问及他政务,他都能对答如流。
“朱标也不负朱元璋所望,在这些精英的培养和熏陶下,朱标变得非常干练。
他像父亲一样勤政,每天闻鸡而起,书不离手。”
《明史》记载:‘十年,令自今政事并启太子处分,然后奏闻。’
从洪武十年起,朱元璋就把政务全部交给太子来处理,朝中大事皆由太子决断,然后上报给朱元璋即可。
这一年,朱标23岁,史载他‘戴星而朝,夜分而寝’。
朱元璋和大臣每每看到太子,都赞不绝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