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靖难和功绩(2/5)
“蠢货,我老朱家怎么出了这么个蠢货!!!”
【建文三年(1401年),朱棣再次南下,东昌之战中南军大捷,但朱棣凭借建文帝的禁令,南军不敢伤害朱棣,使燕军得以撤退。
朱棣在战斗中再次利用建文帝的禁令,亲自侦查敌情,使南军不敢开枪。夹河、城之战中,燕军利用风沙大败南军,南军损失惨重。
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决定直趋京师,燕军南下势如破竹,攻陷多个城池。朱允炆派人与朱棣谈判,但朱棣拒绝割地求和。
燕军渡过淮河,击败盛庸,攻占扬州、高邮等地。六月初,燕军抵达金陵,朱棣在群臣拥戴下即位,靖难之役结束。
建文帝下落成谜,有的说他自焚而死,有的说他逃出宫中,成为僧人,云游天下。建文帝的真正下落成为明史上的一大悬案。】
秦凌雪摊了摊手:【这就是靖难之役大概的情况,具体细节就不展开讲了,在朱棣起兵过程中也遭遇过多次失利,但都是化险为夷,不得不说朱棣天命所归,这皇帝就应该朱棣来当。】
朱棣表示这话他爱听,这个可以多说。
【靖难之役深刻揭示了一个被文人士大夫教傻了的皇帝所展现的愚蠢和无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朱允炆的狗头军师齐泰和黄子澄,这两位出身庶族地主阶级的文人士大夫,除了擅长文人墨客的夸夸其谈,实则缺乏实质的战略眼光和实践能力。
整体来看,这场战役不仅是政治和军事的失败,更是文人误国的深刻教训。】
宋明以后庶族地主出身的文人士大夫们气的将手头的东西砸向了天幕,秦凌雪的话实在是戳到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正在‘格竹子’的王守仁看着天幕若有所思。
各朝各代有为的皇帝们渐渐有所明悟,正在盘算自家朝堂上是不是有这种废物文臣。
而宋明时期很多皇帝则是无奈长叹,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们,建文有俩狗头军师,他们呢,满朝堂都是狗头军师。
但是他们无能为力,他们的皇冠已然黯淡,照不亮大明万里江山、更照不亮千万黎民百姓。
【好了,靖难之役说完了,朱棣先生您还有什么问题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