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健全心理安全服务体系(4/6)
促进其中个体的身心健康,就需要营造出一个心理安全的氛围。因此,心理安全的概念,更多强调的是在一个社群中彼此的责任,以及全社会的责任感。
如同斯密特罗教授的理念,马克国际代表,国际中立区副代表施奈克瑟斯说,“心理安全的理念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社会责任。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仅仅取决于个人自身的努力和管理,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特别是那些与他们关系密切的人。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让人们能够获得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同时,身边的人也可以通过关心、理解和支持他人来创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这样的环境不仅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共同守护和营造这样的健康环境,以确保每个人的心理健康得到充分的保护和关怀。
通过强化学习理念,我们在全社会,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心理安全的概念,让各个行业的从业者都能够掌握心理安全知识,为服务对象创造良好的心理安全空间。
附录 “心理安全”概念简介
心理安全,是指心理本身的安全,即心理免于危险、不受威胁和危害的客观状态。它比心理健康所包含的内容要更加广泛,在于说,心理安全所强调的是关系与责任,作为社会成员,人与人之间共同维护彼此安全的责任。
从心理安全这个角度可以帮我们看到更多。比如说,有一所学校里的教师们,他们采用了错误的教学方式,常常对学生过度严格地指责和谩骂。这样的氛围让孩子们感到不安、恐惧甚至是无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判断这个校园环境缺少足够的心理安全感。因此,我们不能等到大量的孩子被诊断出患有抑郁症后才开始着手处理问题,而是应该提前预防,采取措施来避免这类情况发生。
一个人是否出现心理安全问题和很多因素有关。有的孩子他本身的心理素质较好,或者自身的家庭环境较好,他们即便遇到了缺乏心理安全的环境,也不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反过来,一旦有威胁心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出现,对于那些缺乏社会支持,或者自身性格就不是特别稳定、成绩也不是特别好的一些学生,他们就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