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犯罪心理学与微表情(6/7)
漂移不定,不敢直视对方,不断的提升音调,在肯定地回答没放火,却一直处于心神不定,手足无措的不在焉状态,尤其他的眼神飘流出恍恍惚惚的样子,很有一些问题存在的感觉。
这些是猜疑,毫无实际证据。难道跑就是有罪吗?静静地,双方呈现引力对抗。而年轻人的搓手动作,似乎能够搓出水的动作,让陈督查坚信这人必定有鬼在心。
2分钟后,一名警员走进来传递给陈警官一个张纸条,“半个小时前,在超级市场4层发现一名女性死者,初步诊断是外力卡压导致窒息而亡。最大可能是被人用双手紧紧掐住颈动脉,因脑部供血不足而导致死亡”。
陈督察继续保持静态模式。他缓缓抬起头,用尖锐的眼神盯着看眼前的青年人的眼睛。但青年人的眼睛始终回避,始终处于心不在焉的双手十指交叉或搓手不止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的眼神,始终定在在自己的两只手上。陈督察瞬间直觉地意识到,一切事情的原由所在,那双手。陈sir立刻站起身来,迅猛的扯出青年人的一只手,攥住他的手腕,轻柔地问道:“你,这双手,想让我拆穿你的这双手之罪,还是自己坦白罪行?”
年轻人瞬间剧烈抖动,试图拚命挣扎,试图摆脱那铁一般的掌心,并是内心毫无力气。口中喃喃不绝,完全失去抵赖的能力,毫无抗拒能力地不断重复着:“我不是有意的,我不是有意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我就是一时动了气,我的力气没有那大的。 我真不是有意的,如果不是她不听话,我没想到自己会那么愤怒,力气这么大 我真的不想的 ”。
事情清楚了,那是过失杀人或者故意杀人的问题。那么纵火事件呢?
很抱歉,年轻人,这个和你无关。你需要负责的是女孩的生命权。那火不是故意为你而烧!
现在让我们来思考下,那这位陈督察是如何识别并破除罪犯的心理呢?
1.其实可以用这么短的时间把握嫌疑人的心理很简单,事情发生的十分很巧合,陈sir在抓捕纵火的嫌疑犯时,正巧碰到刚刚行凶的蓝衣青年,陈sir虽然误以为蓝衣青年是纵火事件的嫌疑犯,但是他的思维方式是正确,他利用犯罪者的犯罪心理和潜意识的本能反应,得出此人是否存在问题,那句“就是你!别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