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执业资格(2/7)
会出现很多衰退。尤其是视力和手指的灵活性。那么对于一位外科类的医生,他的有效工作时间,可能只有二十年左右。
因此对于学医的人而言,大好的数年生命韶华,都在耗着度过,这是怎么样的心理折磨?大家扪心自问,是不是感觉上了大学就应该轻松些了呢?但是对于医学生而言,不行,因为你要执业,要想端住医生的饭碗,你得继续卷上八九年。随后,当你正式成为一名心系苍生、救死扶伤的医生后,可能还要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医院内的人生百态、世态炎凉、医患纠纷……
更重要的是,在很多人眼中医生是高收入人群,但你知道么?这些都是用头秃的代价换回来的!
动不动就是多台手术连轴转,连口饭都没时间吃;
动不动就是熬夜值班、学习、研究病例,没时间睡觉;
动不动就是急救、抢救,一刀下去就关乎一条生命的肾上腺持续飙升时刻;
……
这样超级漫长的培养周期,所产生的社会引导效应是什么呢?那就是放弃既辛苦又不那么土豪,还可能会承受医疗纠纷的冲击,甚至生命受到威胁的被伤害事件。所以学医成为了一个让人感觉格外艰难而让很多优秀的人不得不选择止步的学科。
陈晓航继续说,“想想看,我现在26岁,是片区经理,年收入不低于20万,到了30岁时,如果混得一般,年收入在30-50万左右,如果进入企业高层,年收入就难说了。而对于医生来说,30岁,事业才刚刚起步。依然还要各种考试,各种考核,各种不得不写的所谓论文。据相关数据显示,医学生普遍要到35岁才完成积累,黄金阶段则要到45岁左右。所以人员问题,不是国际中立区个别现象,而是这样的僵化制度机制所创造出来呗。”
龚华东院长笑笑,“问题就是这么个问题,晓航,我想知道,如果你是我,该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解决?”
陈晓航对视着龚院长,真诚地说,“大哥,我不喊你龚院长,而是喊大哥。因为这个问题几乎误解。无非两种思路,一种顺从制度规则,那么只有高薪挖人,比其他地区高很多的报酬,来这个特殊的地方援助。虽然能维持一时的风景,但是毕竟人很难长期留住。就行马里共和国的医疗援助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