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访谈 如何形成超级科技创新(12/15)
才保持思维活跃,培养最顶尖的创新人才,这些问题,我们已经用了十年的时间,逐渐地实现了突破,但是完全解决的,还要要和教育、人文培养进一步地相结合。总的来说就是第一要培养顶尖人才,第二要有一个科技和金融互相协同的良好机制。
主持人,下面是关于中外的科技的差距,是正在缩小还是扩大,或者我们在某些方面获得怎么样的快速提升呢?
刘和平:现在美国仍是全球科技中心,它力图阻止中国成为下一个科技中心。美国阻止中国使用美国相关技术、阻止美国资金流入中国科技领域、不许美国人才服务于中国科技领域。所以可以说,中国正面临着一场非常残酷的“科技战”。中国已经在某些方面打破了美国的封锁,实现了“突围”。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原材料稀土等方面,中国在全球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这些都是在“科技战”中争夺的资源。美国高估了自身在科技领域筑“小院高墙”策略的影响,以为能把中国堵死。
在科技领域打破美国的封锁,从产业链角度来说,中国技术可以通过在中国和世界市场的占有率实现科技突破。我把世界市场分成3个,即发达市场、中国市场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市场。美国自己筑“小院高墙”,最终至少会失去中国市场和大部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最多占有15个市场。随着时间推移,事实上美国企业受到的损失会更大。
黄伟:在科技创新融入产业方面,我们不输美国,但在创新思维方面,我们目前相对较弱。科技创新如果不落实到人的现代化上、不落实到思维的现代化上是不行的。经济要发展得好,就要有吸引人才的机制,而要想实现机制创新,就一定要敞开胸怀。
窦德景(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兼职教授):科技创新水平要综合科学与技术两方面来看。目前我国在科学方面和世界第一的美国比起来,如在突破性成果、诺贝尔奖、顶级期刊、顶尖会议的文章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但在技术上我国的表现亮眼,尤其是关系到老百姓普通生活的技术 ,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例,可以说做得比美国还好。
刘和平:最近几十年的技术发展跟以前不一样了,尤其是在2150年后,可以说人类进入了全新的科技超规模发展时代,新质生产力正在以指数级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