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附录,微表情心理(4/13)
少经历过眼神确认的过程。人们只要不是瞎子,都肯定有过这样的类似经历:在电梯门口,在学校走廊,在商场茶吧,在超市一隅,一个嘈杂拥挤的菜市场里,在喧闹的酒吧间,你与很多人插肩而过,但是就是有一些人,或许是熟悉的人,或许眼熟的人,或许另外的人,一个陌生人。
人与人,奇妙的,来一个对视。或者凝视片刻,或者立刻避开,这一幕简直就像影视剧画面——人们都能感受到彼此有过眼神的接触,真实感觉到对方依然在注视着自己,这样的情形,二个人短暂地联系在一起,其余世界,在这一刻是都褪去了颜色。
当然,眼神交流并非总是那么令人兴奋,毕竟大多数闲谈时都会有,但其重要性却不容忽视。我们会基于谈话时他人与我们的目光接触,或是看向别处的情况来推测对方的性格。当走在街上或在其他公共场所与陌生人擦肩而过时,如果他们不与我们进行眼神交流,我们会有一种被拒绝的感觉。
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就已经知道了这么多,似乎让人感到太繁琐了或者太玄奥了。
而生命科学里,这个方面依然是如迷如幻,很多精神心理学家和神经科学家,早已经对眼神交流这种非语言交流方式,研究了数百多年了。这些研究的发现,有些还是很有意思的,似乎在揭示更多眼神交流的作用,包括眼神透露了哪些内容,以及眼神交流如何改变我们对他人的看法。
比如说,人们已经多次发现,凝视的眼睛会持续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使人们意识不到周围发生的其他事情(正如作者之前提到的“褪去颜色”)。而且,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正在与看着我们的人互动时,这种四目相对会立刻引起一系列的大脑活动。我们会更加意识到他人的能动性,即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而反过来也增强了我们的自我意识。
如果你曾在动物园里与猴子或猿类对视过,可能感受就更强烈——他们正在评判和审视你,是有意识的,这种深刻的感觉几乎不可能被忽视。其实,即使是盯着一副看似有眼神交流的肖像画也会引发一系列与社会认知相关的大脑活动,这些活动发生在脑部负责审视自己和他人的区域。
意识到别人在观察自己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这一点也不出奇。来看看日本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