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人工海湖的意义(3/5)
大家是不是在怀疑,这样的冷凝收集系统是天方夜谭?“
众人皆不禁慨叹出声:“这李玛尼也忒过敏感了些吧!咱们心中所思所想,竟是被其一眼看穿。”言语间,满是对李玛尼敏锐洞察力的惊叹与感慨。仿佛此人有着读心之能一般,让人心中念头无所遁形。
李玛尼略有点激动地说,我们知道,在1百多年前,在云贵高原大山深处,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当时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凝望深空,探寻百亿光年之外的射电信号。取得非凡的科技成就!”
“大家想想,那个时候,在那个复杂的环境下,都能建成785万平方米的大锅。那么百年的发展,我们建设几个千百万千平方米的大锅太简单了。而且我们看,我们的矿坑建设,从坑底,一直是框架结构建设上来的,比那个百年前的天眼建设简单的多的多。“
有人举手,”不好意思,我打断下可以吗?“
原来是自然科学家兼野外生存特训教练许墨。经李玛尼点头示意后,许墨说,”我听着,你的意思是这些废矿坑,会建设像一个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那样的大锅作为冷凝收集器?“
李玛尼点头说,”是的。“
”那成本也太高了啊!“许墨大声说,”这个性价比太低了。“
李玛尼竖起手指,“ok,真正的实践主义者,不但要会设想,还要设想的有现实意义,以及成本合理管控。确实如果单纯就是为了做个冷凝器是太奢侈浪费了。我们就是要做成数十个天眼,用于超远距离的航空航天工业的发展的。只是天眼的背面,设计成冷凝收集器。矿坑的自身有八百多米的深度,到天眼背面又有两三百米的高度,坑底部的温度基本在3-4摄氏度,而在地面超过65摄氏度,那么大的温差,这水冷和水暖空调,不但能在天眼的背面起到冷凝收集器的作用,还能在地下空间形成水暖空调作用,保持地下世界,能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四季如春的环境。这样的设计方案,大家能接受吗?”
李玛尼打开模拟真实情景的设计图片。大家这个时候,真的被惊艳到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做啊?顿时掌声雷动。李华明教授,电子科技开发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