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63式60mm迫击炮(2/3)
一个军礼。
“为百姓服务!为百姓服务!”王远山竭尽全力地呼喊。
“为百姓服务!为百姓服务!”战士们紧随其后,齐声高呼。
这声音如同汹涌的麦浪,一浪盖过一浪,震撼人心。
与此同时,吕华的歌声也融入了这震天的呼喊中,“十送里格红军介支个望月亭,望月里格亭上介支个搭高台…”
尽管混杂在战士们的呼喊中,但她的歌声依旧清晰动人,激励着每一位前行的红军战士。
……
当最后一位战士的身影在朝阳的映照下渐渐消失于山峦之后,吕华这才从容转身,稳步踏回城中的工坊。
她的步伐沉稳有力,因为她深知时间的宝贵,每一刻都不容浪费。
工坊内部灯火辉煌,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
工人们在其中忙碌穿梭,一些正在精心打磨零件,另一些则在专注地调试机械。
他们中既有红军军工连的同志们,也有郴城原先的军工精英。
红军军工连的同志们由于水平有限,主要在协助郴城的工人们,共同推动着生产线的运转。
在吕华精心设计的机枪生产线旁,工人们正紧张有序地生产捷克式轻机枪的零件,每一个环节都精准无误。
当红军军工连的同志们看到吕华走进工坊时,他们的眼中立刻流露出深深的崇敬。
而那些来自郴城的工人们,初见吕华时虽被其美貌所吸引,但很快就将注意力转回到了工作上。
吕华对周围的目光并不在意,她淡定地向投来注视的战士们点头致意,然后直接走向铁匠铺。
打算再敲打出一些粗胚,先手搓一条迫击炮生产线。
迫击炮生产线由一台大型多功能镗床、一台大型手摇磨床、一台电焊机、一台手摇冲压机床等组成。
做成之后能日产一台60的迫击炮,或者2具小口径的掷弹筒。
当然,如果把它们接上电源的话,这个产量将能扩充十倍,达到日产10门60的迫击炮,或者20具小口径的掷弹筒。
吕华之所以选择生产这玩意,是因为目前红军拥有的迫击炮数量实在太少,仅有38门。
即便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