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站在历史的路口(4/6)
,是国家的必然发展方向!”朱元璋作为老练的政治家,敏锐的发现了重点。
“确实如此!若是爷爷决定开启这些改革,以后在史书上的名声,恐怕要远超前代那些帝王!只是。。。”
“难道比汉太祖、唐太宗还厉害?”朱元璋一听这话,是真的心动了:“既然这么有意义,还有什么要担心的?”
“要担心的,其实也是您刚才所担忧的事情。西方那些国家,在这些变革之中,民众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纷纷发动革命,有的把国王送上断头台,有的则利用宪法限制君主的权利。总之,都是在君主权利大幅度缩减的情况下,才完成了工业革命。换句话说,如果决定开启改革,后代的地位恐怕难保。最好的结果,可能是我们老朱家留下了好名声,能搞个君主立宪,不掌握实权,才能保全自身。”
“这。。。”这个后果,使朱元璋陷入了纠结。他很想要工业革命的成果,但是又不想后代成为没有权利的傀儡。
看到朱元璋这个样子,华英雄知道,需要留给他一些思考的时间,因此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等待。
思考多时,朱元璋终于问道:“那有没有办法,先应用一些工业革命的成果,但是不让民众的心态发生那么多变化呢?”
“这样的话,恐怕难以发挥工业革命的效果。其实,‘更高效的制度’,就包含了限制君主权利这一项。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立宪君主都是傀儡。后来出现了不少立宪制度下的强势君主,他们任内,国家都很强大,甚至能大量对外扩张版图或势力范围。所以,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君主的能力,没有能力的人,即使坐到那个位子上,拥有那些权利,也无法有效的使用。”
“有道理!如果都像我大明后面那几个皇帝,那亡了国也是自作孽!”想到那几个奇葩,朱元璋就来气。
“其实您目前普及教育,加强社会福利的举措,如果后世坚持下去,可能也能开启民智,只是您的这些举措 ,后世多数没有继续贯彻。”
“俺这些举措,还会有这种效果?”朱元璋也惊讶了,他自己都没考虑这么多,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小时候没有这些保障,所以遇到灾年只能造反。他不想人民造反,就要把这些安排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