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火器(3/5)
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真正能改变战争形态的是这个——燧发枪!”
“这个结构。。。莫非是用这个燧石在枪膛内打火,以点燃火药?”沐英看到动态模型,推测出了燧发枪的原理。
“不愧是大伯,果然对火器颇有心得!”华英雄不禁赞赏道:“燧发枪的这种结构,避免了明火的使用,在射击速率提升的同时,使得步兵之间可以靠的更近,形成密集的方阵。而燧发枪前端还能安装上这种刺刀,因此在近身搏斗中也能有发挥。这种武器,远距离可以压制骑兵,近距离也能刺伤敌人,因此能完全改变战场的生态。”
“所以,大侄子是要。。。”
“非也!”华英雄打断道:“今天我们只是一起探讨一下火器的发展路线。虽然以目前大明的国力,装备一定量的燧发枪问题不大,不过,燧发枪并不能完全压制骑兵部队,如果要用来对抗北元残余,可能还是需要付出一些牺牲的代价。真正能将骑兵请出战斗的主舞台,只保留高机动力作用的,是这个——定装弹!”
“这个结构,难道是发射用的弹丸?”朱元璋惊讶地问道。
“没错!定装弹,外部乃是金属外壳,尾部装有易爆物品,在敲击之下便会被引爆,进而引燃弹壳之内的火药。火药然后产生大量气体,推动前端的弹头与外壳分离,实际射出的只有弹头而已。而弹壳则可以视情况进行回收利用。”
“也就是说,火药不在枪膛中燃烧,而是在弹壳中燃烧?!”沐英发现了其中的要点。
“因此降低了枪膛的密封性需求,不过这只是其中一个优势。大家看与之匹配的步枪的结构。”华英雄的ppt展示的是蒙德拉贡1908半自动步枪的动画模型。
“可以看到,定装弹发射时产生的气体,推动这个活塞,使得枪机后移,完成弹壳的退壳动作。然后这个复进簧回弹,完成从弹夹的上弹。整个流程是自动完成的。因此,这种枪械,一个弹指(约72秒)的时间之内,发射数次是没有问题的。配合合适的定装弹,有效射程有500步以上,最大射程在1200步以上。”
“这个射程和射速,再多骑兵也是活靶子啊!”老朱惊叹道,不过随即也发现了哗点:“但是以这个射速,消耗的弹药恐怕也是十分巨大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