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老朱不知道常某的手脚会这么快(2/3)
只有等到水泥基座完全干透定型之后,才会将那些早就已经处理好的花岗岩碎石运来,然后倾入其上。
“不错不错,这才不半年的光景,就能够做出这么多的成绩,你们着实干得很不错嘛。”
朱标忍不住看向身边的二人,一个自然是常二郎,另外一个则是自己的好四弟。
四弟现如今跟常二郎几乎可以说是形影不离,说是他仔细地请教如何治民。
关于这一点,朱标也的确没有话说,毕竟大明有县过千之数,可是又有哪一个县,能够在短短不过数年的光景,能够变得如此繁荣兴旺。
百业兴盛,人口暴涨,而且还有大量的新技术,现如今影响力都已经蔓延出了江南,正在四面八方的扩散。
常二郎的这等本事,不论是朱标,还是朱棣,哪怕是他们的亲爹,还有朝堂上的不少文武,都很是佩服这位治民小能手。
光是那些老百姓家中给常二郎立的生祠,都让他们深感羡慕嫉妒恨。
没办法,谁让这厮是真有本事,光是让那些之前贫苦得家徒四壁的老百姓,现如今能够住上温暖的房子,每天都能够丰衣足食。
甚至隔三岔五就有肉吃,鸡蛋鸭蛋这些玩意更是每天都有,活得甚至比那京师的普通百姓还要惬意,就明白为什么松江府的老百姓愿意称常二郎为常青天了。
话又说过来,朱老四在军略方面,朱标是认可的,甚至觉得在军略方面,这位四弟很有天赋。
可就是在治民方面,莫说跟常二郎比,便是跟自己比都是天差地别。
现如今能够安安心心的跟常二郎好好学习,这对于未来他真有机会前往那殷商大陆去治理广袤的土地,的确会很有帮助。
至于他这位太子爷,之所以还留在此,主要就是想要等上一等,等到那些来自于殷商大陆的粮食作物收获之后,是否会如常二郎所吹嘘的那般亮瞎人眼。
毕竟此物利民之处,可是万万生民不愁饱腹之忧。
一旁的常二此刻则在思考着铁路的事情,毕竟老朱这位大明开国天子已经把底裤,啊呸……是把老底都漏给了自己。
他对于迁都北平也颇为心动,但是,他同样也希望迁都能够不那么过度的耗民力,所以希望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