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北平奸细(2/3)
。儿臣建议,将朝廷近期大笔开支罗列出来,择其缓者暂停一二。待等两三年之后,北线稳定,再开工不迟。”
朱元璋刚想说话,一名内侍从侧门匆匆而来,呈上一份奏折样子的东西,他翻看了一下,顿时脸色大变。朱标离得近,看得很清楚。
“那就依太子所言,徐本此事由你负责,整理好了给太子过目。没别的事儿,今儿早朝就到这里吧,太子跟咱来。”朱元璋草草结束了早朝。
王祈年高唱退朝,朱元璋起身离去,朱标紧随其后,离开了奉天殿。
父子二人直径来到了华盖殿,一进门,朱元璋就把奏折甩给朱标,破口大骂:“徐天德这个天杀的,净给老子找事儿。前几日被扩廓偷袭了一个野外的隐秘粮仓,其中粮草尽数被焚。刚才吴祯还说能坚持两个月,扯淡!最多一个月。”
朱标快速浏览了一遍,这个粮仓存放的正是先期由运河输送的军粮,徐达推测扩廓之所以能够偷袭粮仓,必然有掌握了确切的信息,北平军中肯定有奸细。
“父皇,徐叔叔对待此事的态度有点儿奇怪啊!”朱标合上奏折,缓缓地说。
“哪里奇怪?都火烧眉毛了,还卖什么关子,有屁就放。”朱元璋看太子的样子一点儿也不着急,气不打一处来。
朱标面色一正,说道:“如父皇所言,运河阻塞,粮草被焚,北平缺粮已成燃眉之急,军情危如累卵,可是徐叔叔的奏报通篇都在分析粮仓被袭之事,定然是北平军中有扩廓的耳目。徐叔叔之所以设立这个野外秘密粮仓,为的就是防患未然,结果功亏一篑。他竟然只字未提赶紧为北平运粮的事情,难道不奇怪吗?魏国公,沙场宿将,怎会分不清轻重缓急!”
“嗯?把密折给咱!”一把抓过奏折,朱元璋仔细阅读起来,他先前只是大致浏览,粮草被毁的事情让他气愤不已,后面的内容也就没心思看了,在他看来,没有比这事儿更糟的了。
“还真是。这个徐天德一点儿都不着急,难道说北平不缺粮?”
“父皇明鉴。中书省和大都督府的眼睛都盯着惯常的军粮,却忘了北平、山东一带的军屯已经在一年前开始种植红薯、土豆,想必有些收获。以这两种作物的产量,囤积起来一个月的口粮当无问题,只不过这两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