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纳采问名(2/3)
“好!二位大人坐着说。”朱标指了指对面的圈椅,“顺子,上茶。”
“谢殿下。”
接下来的半个时辰,陶凯把从纳采开始一直到谒太庙的流程,简明扼要地向朱标叙述了一遍。一旁的陈昧时不时补充一两句。
“殿下,以上就是全部流程。后面的奉天殿和坤宁宫朝贺仪,与正旦日相同。”陶凯作最后的总结。
“好,麻烦二位了。听了讲解之后,孤安心很多。耽误了许久时间,实在抱歉。”
“殿下言重了,这也是臣等分内之事。”
“若再无其他事,你们就回去吧。”朱标起身,向桌案走去。
“臣等告退。”陶凯、陈昧起身施礼。
四月二十一,纳采问名。百官身着朝服在引班舍人带领下侍立文武楼北,东西对立。正副婚使具朝服由引礼官带领等候在丹墀之西。
一切人员到位,御用监跪请皇帝在华盖殿具衮冕服,再由尚宝卿奉宝引导至奉天殿,升御座。卷帘、鸣鞭、鸡唱、报时之后,正副婚使在丹墀拜位,在礼赞官唱喝之下,鞠躬四拜。
承制官跪承御旨,再由奉天殿中门出至丹陛上,称“有制”,正副婚使跪接。承制官宣制:“奉制纳常氏女为皇太子妃,命卿等行纳采礼”。宣制完毕,承制官由西门入殿,正副婚使起身,鞠躬四拜,并退立于丹墀西。
纳采的重要礼物是雁,取大雁结伴永生不变之意,象征婚姻美满、至死不渝。这里的雁,可以是活雁也可以是器物,朱元璋钦定使用玉雁。执雁及执礼物者取雁及其他礼物,自正中台阶而下。执雁者在前,执礼物者次之,正副婚使随后,直至奉天门外。
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仪仗,敲锣打鼓,开道而行。待婚使出发,侍仪向皇帝跪奏“礼毕”,皇帝起驾返回华盖殿更衣,然后百官依次而出。
正副婚使有皇城而出,直奔皇太子妃家——郑国公府。一路上,所到之处尽是百姓围观,可谓万人空巷。南京作为古都,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称建康)盛极一时。可自隋唐以来,就只是军事经济重镇,几百年没见过皇家排场了。
此次太子大婚的喜事,怎么可能不来看热闹,一家家扶老携幼地站在道路两旁,伸着脖子、踮着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