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声东击西(2/3)
都毫州,成了元廷的心腹大患,被四面围剿。
刘福通为了打破被围的局面,命令红巾军向山东、河北乃至关中发展,以牵制元军。李喜喜就是直驱关中的西路军中的一员。西路军在关中连战连捷,曾经一度攻陷兴元、凤翔等地,逼近西安。
不过在关中受到豪强察罕帖木儿、李思齐等人优势兵力的阻击,终是不敌,西路军各方均是败北。败绩之后的李喜喜独领一军退入蜀地,没过多久竟然改易旗帜,头包青巾,称青巾军。
蜀地由于自然天险的原因,少受战乱影响,所以各地警备废弛,让李喜喜钻了空子,多地被攻陷。然而作为一支起义部队,李喜喜等人没有给蜀地人民带来翻身解放的希望,而是百般虐待。
一路上烧杀抢掠,众多百姓、官员死于非命,特别是许多妇女听闻青巾军即将破城便纷纷自杀,由此可见青巾军绝非善类,严重背离了红巾军的革命理念,成为一方祸害。直到明玉珍率领红巾军进入四川,自立为王,开始对青巾军进行围剿。
明玉珍与青巾军的交锋,持续了两年之久,终于在至正十九年给予其致命一击,青巾军被击溃,部将士卒要么四散奔逃,要么被收编,其中就有傅友德。
作为降将的傅友德,没有得到明玉珍的赏识,后来又投奔了陈友谅,处境算是好了一些,最终在小孤山向朱元璋投诚,站到了胜利者的队伍里。傅友德是有本事的人,跟随朱元璋、徐达、常遇春等人多年来南征北战,记下了不少功劳,否则怎么能封侯呢!
当年,李喜喜率军从关中退入蜀地,是沿着陇蜀古道而行的,大致路线是:巩昌——宕昌——阶州——文州——龙州——绵州(绵阳)——汉州(广汉)。而且,李喜喜并没有像明玉珍一样把四川作为根据地,而是如流寇一般到处跑,所以蜀地各处,特别是靠西的一片,包括成都,都有他的活动轨迹。
此次,傅友德奉命从陕西进兵,恰恰就是走当年的老路。古时候,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虽然过了不少年头,但星星还是那个星星,路还是那条路。所以,他对沿途的地理山川,桥梁关隘,了然于胸,对蜀夏的兵力部署也猜个八九不离十。
在攻克阶州之后,傅友德一鼓作气,在一月之内,连下文州、青州、江油、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