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埋下种子(2/3)
皇,儿臣今日来,是有些关于北方战事的想法,向父皇禀奏。”朱标开门见山地说。他觉得与便宜老爹说话还是直来直去地好。
“北方?此次北征大获全胜,扩廓帖木儿只身逃亡,顺帝身死,宗室家眷、朝廷重臣悉数被俘,仅太子爱猷识理答腊侥幸逃脱。你还有何想法?”朱元璋不解地问。
“儿臣知晓,元主既亡,新主落跑,北元实力大损,北疆安定。另外,父皇命徐叔叔率军攻占兴元,是想趁元人势微之际平定蜀中,进而兵进云南。”
“是啊,没错,咱是有这个打算。竖子明升,不识好歹。这和北方战事有什么关系?别扯那些没用的,说重点。”
“是。儿臣以为,顺帝已死,新主逃亡,北方各地散落的前元残部失去了效忠对象,已成一盘散沙,正是劝降的大好时机。父皇乃仁德之君,一向善待前元降人,招降诏书一出,必定悉数来归。”
“是这么个理儿,咱也是这么想的。咱已经下诏,草原上的前元文臣武将、宗室亲王,只要来降,一概收纳,并且由朝廷授予官职,仍就统领部落,悉如从前。”朱元璋得意地说。
“父皇圣明。不过,儿臣以为,这些降人仍居草原,远离教化,少沐皇恩,有多少忠心实难知晓,不若给他们树立一个可以效忠的对象。”朱标转入正题。
“一个可以效忠的对象?”朱元璋有点儿纳闷,“既已归降,自然是效忠我大明。你这话是何意?”
“父皇既许前元降将留在各自部落,那我朝便难于管理约束,想让他们效忠我大明,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做到的。一旦北元新主缓过劲儿来,招其举事,难免会有人三心二意。所以,儿臣的意思是,给这些部族树立一个可以心安理得效忠的对象,足以对抗新元主的对象。这样我们只需控制住这个人物,就能够掌控部分蒙古部落,以为屏障。”
“你的意思是,扶植一个傀儡,以元人对抗元人?不过想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新元主乃顺帝嫡长子,名正言顺,岂是旁支可比。”朱元璋摇头,表示不赞成。
“父皇,眼下京师就有一个现成的。”朱标赶紧提醒道。
“哦?”朱元璋闻言思索了片刻,“你是说买的里八剌。”
“正是。买的里八剌乃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