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蜀夏挑衅(2/3)
托关隘防御,待明军受挫后再反击才是正途,主动出击实非上策。”
“回陛下,臣以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现在是知己,不知彼。臣愿领军三万北上进攻兴元,与明军一较高下。待此战有了结果,再论其他不迟。”吴友仁朝明升跪拜行礼,高声说道。
“戴卿以为如何?”明升没有正面回应吴友仁,而是转向询问戴寿的意见。
“回陛下,臣以为吴平章所言有一定道理。我朝虽与明廷相安数年,但如今形势已然明朗,卫国之战不可避免。此时与明军一战,胜则鼓舞军民,提振士气;败则吸取教训,取长补短。臣赞成吴平章的策略。”戴寿刚才一直在思考吴友仁所提意见的可行性,他认为明军短期内不会大举进攻,此时与之一战,利大于弊。
“既如此。朕明日便下诏,辛苦吴卿北上。”明升听了戴寿的回答,下定了决心。
“臣定不辱使命。”吴友仁再拜。
“陛下圣明。”其他人也施礼赞道。
洪武三年七月初五,夏主明升令平章吴友仁为征北大将军,领兵北上进攻兴元。吴友仁由重庆出发,经顺庆、保宁、广元,沿途聚拢军士,凑齐三万之兵及所需粮草辎重,由七盘关出,再折向东北方向,直奔兴元。
七月三十日,吴友仁所部先锋既至兴元,立寨之后便开始攻城。守将金兴旺见夏军前锋兵力不多,便主动出击,一战将其击败。面对凶猛的明军,夏军犹如虎口下的小绵羊,毫无还手之力。
第二日,吴友仁率主力赶到,全力攻打兴元城。眼见敌军气势汹汹,虽仅有三千余守城之兵,守将金兴旺、张龙毫不畏惧,在他们看来,夏兵比之元兵差远了,何以是明军的对手。金兴旺数度率军冲击夏军阵营,面中流失而不退,斩首数百。
第一天的大规模攻城,夏军就损失了千余人,这让吴友仁十分恼火,辛苦大半年训练的士卒,就这点儿作战水平,同时他也见识了明军的战力。然而,此时不是退缩之际,于是吴友仁仗着兵多,所谓“十则围之”,下令四面围攻。金兴旺据城而守,滚木落石齐上阵,虽然杀敌不少,但毕竟敌众我寡,深知无法坚守太久,便急忙遣人坠城而走,去往宝鸡求援。
驻守西安的徐达接到了宝鸡守将发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