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小失所望(2/3)
官在此,怕他们有所顾忌,于是想让张允回去。
张允作为正三品尚书,本来这种事不必他来参与,派个侍郎过来以示重视也就行了。不过,如今的太子殿下不同以往,开始接触国事了,他反复权衡之下,还是决定亲自来了。现在太子的驾也接了,又有如此明示的意思,张允就坡下驴,回道:“谢太子殿下。今日确有些急务要处理,臣便告退了。”
朱标点头示意,抬腿便往军器局里面走去。张允见此也转身回衙办公去了。秦顺、沈奇、李贤等人则跟着进了军器局。军器局正堂,最里面正中桌案两侧摆了两把圈椅,朱标选了左侧坐下,随后有人奉上一盏清茶。端起来瞧了瞧,看来是泡的,想不到已经流传到宫墙之外了,朱标直接一饮而尽,他不喜欢品茶,只当是喝水解渴了。
此间堂内只有四人,沈奇、李贤站立在下手,秦顺则是侍立侧旁。朱标对沈李二人说:“二位大人,别站着了,不必拘谨,咱们坐下聊吧。”
“谢太子殿下。”二人也不客气,就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通过上次在东宫的奏对,他们对太子的性情有了大概的了解,知道其并不在意客套虚礼。
“既然已经到了这儿了,咱们就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沈大人,把新制的火器拿来给孤看看吧。”朱标笑着说道。
“来人啊,把东西呈上来。”沈奇吩咐了一句。随后便有一名小吏端着托盘走进堂内,沈奇示意其将东西上呈太子。秦顺赶忙接了过来,双手捧着,上前一步站立朱标身侧。托盘上放着一支火铳,朱标拿起来仔细观察了一番。火铳全长约4尺,铳管长度约莫3尺左右,铳口阔约3\/4寸,管身制作精良,浑然一体,后端有铳托,其上刻有洪武三年制的字样,中间是机括,有药室和火绳夹,整体重量差不多8斤。
“哦,对了,沈大人,之前咱们讨论的木马和铅弹,可有试用?”朱标一边观摩新火铳,一边问道。
“回太子殿下,这两样东西,臣等已试用过,效果很好。旧式火铳的击发距离增加了两三成左右。”沈奇赶忙答道。
“很好,那就记下了,向陛下请示是否在军中推广。”一番把玩之后,朱标觉得军器局制作的火绳枪看起来还算不错,称赞道:“这新式火绳火铳做得很不错,孤建议暂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