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大结局(一)(4/5)
了今天这一步也不是我宋楠愿意看到的局面。我想请问你杨廷和,这八年来,朝廷经历众多纷乱,百姓流离,民生维艰,苦不堪言,依你之见,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
宋楠冷笑道:“你不敢说,我替你说。天灾可怕,人祸更可怕,这一切都是人祸使然。当着皇上的面我曾经都说过,皇上自己有责任。但是,更大的责任在朝中文武群臣的身上。大明朝立国百年,所经历的一切无需我来赘述,但有一点,但凡盛世之时,均是群臣无私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人人精忠,而当今之朝,有几人能做到无私精忠清廉?心中有私,为事自然不公,如今的局面会变得如此,便是私心作祟。”
……
杨廷和道:“自然是清除皇上身边的佞臣,不让他们蒙蔽怂恿皇上的耳目和行为,让皇上能将心思放在治国为政之上,而非嬉戏玩乐。”
奉天殿中一片忙碌,一夜未睡的宋楠和群臣在奉天殿中连夜商议,针对皇上的丧事和新皇的即位制订方案;说是讨论商议,在现在的情形下,基本上是宋楠张仑杨一清等人提出办法,其余官员做些无关紧要的补充罢了。
辰时正,鼓楼的钟声悠悠敲响,不久后,皇上驾崩的告示贴在各大衙门前的广场告示栏上,城中几乎在片刻之间陷入一片悲戚之中。不管这个皇帝生前做过什么,是昏庸还是英明,身为大明朝的子民,皇帝的死总是会让百姓们感到六神无主,这是他们内心中早已打上的忠君思想的烙印在作祟,皇上总归是大明朝这条船上的掌舵人,如今掌舵之人死了,这条船何去何从?人们心中的悲戚不仅是哀悼于皇上殡天,也在为他们自己的未来而迷惘悲伤。
杨廷和哑口无言,虽然满腹经纶,但面对宋楠,他似乎从没有辩过此人,此人说出的理由看似荒谬,但其实细想来却令人难以反驳。
宋楠冷笑道:“人是会变化的,当初的刘瑾可不该死,但后来他该死了,所以他死了。那不是你们的眼界高明可以预知他的未来。说句你杨大人不爱听的话,杨大人曾经信誓旦旦忠君报国,又可曾预料到今日你也会矫诏而为,犯下大逆不道之罪呢?若是能预测命运的话,知道何人将来为贼子恶人,何不在襁褓之中便丢去喂虎狼了,天下岂不永远清净太平?”
杨廷和沉默半晌,低声道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