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8章 你是第一个和我说谢谢的(2/3)
越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说:“就像路边的房地产广告,好像买了房子之后,以后人生中的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本质上不是买房子,而是买概念。我在电影首映时说,如今的人们身处这个消费社会,已经很苦了。看的明白也好,看不明白也罢,都能收获快乐就够了。”
杨新华:“莫非《只有你》是你的一场大型社会实验?”
杨灵越:“不是刻意的,只是无意之间造就的,没去路演是因为我俩闹矛盾了,我们的状态都不太好。”
“咳咳咳”
杨新华差点没呛死,就这么说出来了?
“我相信你是真的不迎合市场,如果你们分手的消息当初爆出来,电影票房或许会非常高。”
对于李岩把矛盾当成分手,杨灵越没有反驳,也没有再说什么。
杨新华见状也没有再八卦这个问题:“能延伸说说消费社会这个概念吗?在你的理念中,电影文化如何在这个消费社会中生存发展?”
杨灵越:“消费社会提倡的价值理念是“我消费,我存在”,这种消费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消费,或者说不是后工业社会以前的那种意义上的消费,现在的消费已经不是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一种像幸福、快乐、高贵、独特等抽象的观念。
具体到电影这种文化产业,他的商品是欢乐,不管这欢乐是不是梦幻,都有人愿意花钱做梦。至于如何发展,很难,非常难。”
杨新华:“为什么这么说?”
杨灵越:“就拿今年的电影来说吧,在拍的,或者筹备的,多了一些青春题材的电影,这是时代的一个反应,不再重复讨论。
之所以说发展很难,是未来这样的题材会更多,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早恋、打架、堕胎、分手四要素的青春疼痛文学。”
杨新华:“你不是说电影应当是欢乐的吗?为什么会这样?”
杨灵越:“因为电影从业者的文化水平越来越低了,他们在高中时便只知道谈恋爱打架,除了恋爱打架,他们也拍不出别的。
其实这些在他们印象中其实是欢乐的,只不过是为自己过去糜烂的生活挂块遮羞布,只要最后是悲伤的,也就文艺化了。”
杨新华久久无语,作为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