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时间轴(三)(2/4)
了著名的“莫斯科坟场”。
陈灏的欧洲之行,被后人称为光明之路的引领者。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发动的,作为被动迎战的一方,内阁总理摒弃了成见,访问欧洲各主要国家,与各国首脑密切会晤。
眼看大明就要遭到一场前所未有的惨败,关键时刻,大明内阁剧烈动荡。陈燮的后人,第八代玄孙陈灏闪亮登场,前任内阁引咎辞职的后,陈灏临危受命,组成了新内阁。总理大明内阁之后,陈灏下令全国进入战争体制。在此之前的大明,就算是打的那么惨,也一直没有进入战争体制。具体原因还是利益在作祟,大明内部的财团和世家,成为了大明的毒瘤。为了一家之利益,这些人背地里做了不少卖国的事情。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时间长达整整八年,大明三军总人数在巅峰时期达到了六千万。漫长的世界大战,最终没有赢家。1938年8月,大明帝国率先爆炸了第一颗蘑菇弹,仅仅三天之后,德国、法国、俄罗斯,联合爆炸了蘑菇弹。
一个月之后,在中立国瑞士的谈判终于有了结果,大明和欧洲各国的媒体同时宣布,战争结束了。这一次真的结束了,大明的军队从莫斯科坟场撤军,从波斯撤军,欧洲军队从非洲南部撤军。最终世界恢复了和平,大明彻底从欧洲退了出来,在非洲也仅仅保住了埃及和南部非洲的一部分地区。在美洲,大明全面收缩至北美地区。世界势力范围进行了重新洗牌,欧洲国家获得了大部分的非洲地盘,获得了小半个美洲,然后关起门来分赃。很快就因为分赃不均,各国之间的关系急剧下降。
反观大明,在战争结束之后,经济也进入了一个衰退期,大批企业要么关闭,要么转产。好在这个时候的欧洲各国,还在为了利益争夺不休,大明受到的挑战仅仅来自内部。
反之,在大明内部,则还是把陈燮摆在第一位,陈灏不过是“小陈燮”。就算他活到九十九岁,人们在提到他的时候,还是“小陈燮”。两个大集团之间既对立又合作,最终的胜利者是时间。1945年,大明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且成果的爆炸了蘑菇弹第二代,次年,欧洲先后突破这两个领域。两个巨大的集团之间,1970至1975年之间,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双方不断的共建互信,不断的改善相互之间的关系,全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