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时间轴(三)(1/4)
在战术上同样发生了变化,新生力量德国为首,法国、俄罗斯、英国为辅助,其他欧洲国家凑在一起与大明作战。欧洲国家采用装甲突击战术,在陈燮看来就是二战德国战术的翻版。而大明作为一个老朽帝国,在战术上比较保守,依旧沉浸在过去的经验和辉煌中。
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各国都进行了反思,战争这个沉重的题材,成为文艺作品中经久不衰的话题。两个对立集团,都创作了大量的相关作品。两者之间都在反思世界大战给地球带来的创伤,区别是欧洲高调的歌颂陈灏,认为他是五百年来最伟大的人物。
号称大明第一家族的陈氏,在这次世界大战中,不但作为军工生产的主力,在战场上,有名有姓战死的后人,多达五百三十八人。令陈燮欣慰的是,这些后人在战场上的英勇,再次唤起了人们对陈相怀念。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飞鹰军团司令陈霄,指挥十万飞鹰猛士,在明俄战场发起反击的时候,就像一把锐利的尖刀,划开了俄德联军最坚固的防线。并且在随后的八年内,飞鹰军团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第一个冲进了莫斯科。而陈霄本人,则因为过度劳累,在战争结束前的一个月,病逝在最后的战场上。
在陈灏的倡导下,世界各国首脑在瑞士苏黎世举行会议,宣布成立联合国。明、德、英、法、俄五国为常任理事国,其中大明拥有一票否决权,其他四国一旦达成一致,四票否决。
世界大战爆发的头一年,大明在非洲吃尽了苦头,连续丢掉了北非大片的领地。如果不是地中海舰队足够强大,还有苏伊士运河的存在,埃及都守不住。在明俄战场,大明构筑的坚固防线,在俄、德联军的机械化突击面前一溃千里。北面不得不退守海参崴,西边丢掉了半个中亚,高加速战区,则退到了土耳其境内。
因为自己的黑科技,蘑菇弹提前诞生了,这是陈燮始料不及的事情。因为蘑菇弹,大家只好坐下来谈判。赔偿什么的就不要想了,大家都有蘑菇弹,只能互相拍桌子。战争到这时候,其实大明已经占据了上风,在非洲死死的守着埃及和,并且发起了反击,夺回了南非。在高加索地区,夺回了波斯,突破喀山防线后,主力一支北上,打进了莫斯科。两军在这个城市单单是巷战就打了两年。五百万两军士兵长眠与此,成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