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3/4)
能进来走走看看。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大明至高无上的象征将始终姓朱。临别的肺腑之言,接受不接受,在你。”
之后,议会以立法的形式,两院上下全体通过了一条法案,凡有提议闭关锁国者,以叛国罪论处,不许保释。这一条,直接写进了宪法。
紫禁城依旧暮气沉沉,手里捏着一封信,已经不年轻的朱慈烺,望着落日中的紫禁城,久久难做决定。这封信,要不要打开呢?这是陈燮临行之前,让人送到皇帝的手里。陈燮走了,但是朱慈烺并不高兴,甚至有一些害怕。陈燮在总理的位置上,他的小命和生活都是有保证的。陈燮离开了,继任者是不会对他有半点纵容的。利益太大了,大到谁都不会心慈手软。可以说,自打议会诞生之日,国家就不可能回到过去,更不可能出现所谓乾纲独断的皇帝。大明的皇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间,已经泯然众人矣。民间或许有凡夫俗子会认为他们高人一等,但是朝廷的大臣们和社会上的有识之士,是绝对不会对皇室有半点放松的。
没人打扰,陈燮很容易陷入胡思乱想当中,手腕上的“表”再次微微震动,但是并没有什么漩涡在空气中出现,依旧是震动几下就平静了。但是频率比之前快了很多,半年前一天震一次,现在一天震三次。这也是陈燮为何要不断的加快脚步,交接再交接的原因。不能等自己突然消失,整个大明一片抓瞎吧?
在日裔的心目中,陈燮就是他们的神。没有陈燮这个东瀛王,日裔们就没有机会来到美洲,就没有机会分到土地,就没有机会顿顿大米白面的随便造。更没有机会成为大明的陆军官兵,挣一份军饷和家庭的社会地位。这么说吧,日裔是融入大明最快的民族,也是最为彻底的民族。一个日裔,在公共场合,最好称呼他为大明人,而不是大明日裔。不然这帮孙子真的会很不高兴,很不高兴。尤其是这么称呼他们的人是非华裔的时候,他们更加不高兴。
正式离职的这一日,陈燮出现在国会,发表讲话。该讲话纵论国际国内形式,指出大明的未来在于大海,在于海外殖民地,在于教育,在于科技(格物)。陈燮从三宝太监郑和开始说起,谈到了大明当初错过的机会。正是因为当时的政治人物缺乏远见,为了一己之利,打着为国家的高尚旗号,断送了大明走向世界,由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