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3/4)
大明将迎来一个最辉煌的时期。
当然了,这是法国内部的说法,实际上法国军方对这个观点嗤之以鼻。就算有比利牛斯山脉为天险又如何?没有强大的海军,没有坚固的海防,就法国这个地形,人家随便从哪里登陆,法军也只能被动迎战。至于说到气候,这个东西从来都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俄罗斯人和拿破仑表示不能认同。)
法军名将蒂雷纳被招进宫内,询问关于这场战争的走向。面对皇帝的质询,蒂雷纳只能苦涩的表示,尽量争取与大明和谈吧。哪怕多争取一天的时间也是好的,如果战争不可避免。唯一获胜的机会就是在敌人登陆的时候,发起最猛烈的一击。但是现在这个战术很难实施,因为不知道敌人会从哪里登陆。考虑到法军的实际情况,稳妥的办法就是集中一个重兵集团,在一个合适的位置,等待明军的登陆。然后进行一次本土上的决战,处处布放等于没有防备。这么说的理由很简单,明军太过强大了,兵力少了不起任何作用。
就在法军无奈的等待之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没有想到的事情发生了。大明帝国非洲军团开启了一次登陆作战,目标是重要城市伊斯坦布尔。
登陆之后的部队,立刻向四周拓展,建立一个稳固的占线。海面上的运输船上,丢下来一块又一块的预制件,一条简单的栈桥在工兵熟练的忙碌中成形。这么多军队,单单是消耗的弹药,就是一个不得了的数字。没有码头肯定不行。
冬天来了,法国松了一口气,这个季节的地中海地区,明显不适合作战。温暖多雨的冬天,对于行军打仗来说,实在是要命的事情。至于面对大西洋方向的海域,冬天来了就更让人放心了,动不动就是大雾天气,风高浪急的,这个季节很少会有人从海面上攻打过来。
这些学习,都是在友好期间,通过各种关系做到的。那个时候,大明对法国的约束不那么严格,即便是线膛的米尼步枪,法国都买了回来。如果不是膛线因为钢材的质量不行,很难达到要求,法军甚至都要大规模的装备米尼步枪。(钢材达不到要求,膛线打几十下就废)
这种悲观情绪,很自然的传进了路易十四的耳朵里。这个专治的君主为此非常苦恼,几次找来皮埃尔,寻求和谈的可能性。皮埃尔告诉路易十四,别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