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逼上绝路(2/4)
。第四,强化治安,非常时期用重典,凡有趁机夺人家产、妻、子者,一经查出,一律按谋反定罪。”
旱情实在太严重了,大批难民不得背井离乡,寻找一条生路。整个山东都出现了旱情,巡抚陈燮在第一时间,就下令各府、州、县开仓施粥赈济,务必不使百姓挨饿,出现骚乱事件。并且强调,各地百姓就地赈济,不得离开本地,命令各地驻军,严守关隘,不使百姓流出本地。
这个建议,让朱由检为难了。说的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陈燮这个臣子,实在是太例外、太另类了。朱由检都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样的臣子,按说他这种类型,直接打如王莽的类别都没啥太大问题。可是陈燮做的那些事情,哪个都够不上奸臣。
杨嗣昌一想,也只能这样了。兵部草拟一道命令,请调登州营协守江北重镇安庆、庐州一线。然后送司礼监披红,这道命令还在半路上呢,陈燮就知道了。
兖州,五万百姓汇聚于此,陈燮要求各州县赈济的事情,根本就做不到。粮仓里没粮食,拿什么来赈济?兖州知府宋某,面对五万难民,采取的措施有三个,一个是按照陈燮的要求开仓赈济,一个是求爷爷告奶奶,请城里的大户出钱粮赈济。最大的大户就是鲁王了。朱家的子孙,哪个不是要钱不要命的主?让我赈济?别说门了,窗都没有。拿出五十两银子,表示我不能看着百姓挨饿,意思一下然后就没下文了。兖州大户都看着鲁王呢,他不出钱粮,凭什么我们出。这些人家,哪个在京师没点关系?
“杨卿,不是朕不同意,而是有难处。这样,你用兵部的名义,给山东发一条命令,让陈燮派兵往西,协助张国维守江北。”朱由检也只能这么说,陈燮现在是巡抚啊,山东大旱,他在忙着抗旱救灾的事情,让他出兵,钱粮算谁的?朱由检不开口,让兵部开口是留余地。
兵部的命令送到济南,陈燮没有犹豫便回奏京师:“山东旱情严重,臣恐漕运生乱,不敢轻动。再,去岁建奴觊觎友邦(朝鲜),登州营主力不可轻动,以免再现去岁之祸。为今之计,只可抽调一部,进驻安庆,并以水师援助守备,可保一时无虞。”
济南周边的农田还算好的,因为有水利系统和水源,其他地方就很糟糕了。视察的时候,陈燮还刻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