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战略人才(3/4)
逼上了悬崖。不说话肯定不行了,朱由检正在看着他们呢。“陛下,臣以为可推广,亦不可推广。”孔贞运先开了口,说完这句就没下文了。
账目这个东西,从来都是很敏感的。做假账这种事情,就算是现代社会各种先进的记账模式面前,做假账也不是什么难事。无非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做假账和查账的,就是矛和盾的关系。
杨嗣昌继续道:“陛下,眼下最要紧的事情,就是集中一切力量剿灭流贼。不可节外生枝。待大局稳定,再行此举也不晚。”
如果读史还读懂了,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真的太正确了。放在任何时候,都是正确的。当然,这个正确,是建立在喊出这个口号的人是在朝,而不是在野。
这话有点干货了,朱由检精神一震,心说这才对嘛。好歹给个准话,不然我怎么知道该怎么决定?杨嗣昌系前文提到的那个三边总督杨鹤的儿子,他是三月进的京,因为在地方工作出色,朱由检招其招对。杨嗣昌跟朱由检说:“大明若亡,必亡于流贼。”就这话来说,站在历史的角度看,真是无比的正确。接着又提出一个战略构想,“四正六隅,十面张网”。
反应过来之后,大家多少有点埋怨的看着侯徇,不带这样的,欺负大家是外行。事情捅到君前来了,大家一起被拉下水。太你妈不是东西了。侯徇也没法子,这事情让他单独跟皇帝说不能这么办?那不是自己挖坑埋自己的么?所以啊,大家一起来,没看出来问题是你们的能力问题,与我何干?
这次招对,朱由检说:“恨用卿晚。”客观的说,杨嗣昌真的是个人才,而且很适合崇祯朝的人才。杨嗣昌提出的战略,如果能彻底的贯彻执行,哪怕能执行个七八成,大明不会忘。
正受皇帝信任的杨嗣昌出来说话,言之有物,自然能让其他人感到威胁。不过这个时候,大家也没啥可说的,就算是温体仁,也都没说啥,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不好说了。
朱由检首先想到的就是陈燮,登州营不用皇帝招呼,先动手了,往凤阳一蹲,再派兵江浦,战船封锁长江。你还想怎么样?奏报到了京师,登州营又成了急国家之所急。朱由检心里有个观念,登州营是靠火器吃饭的,这玩意得从美洲来,陈燮没火器也玩不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