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运河三大卫(3/4)
“效果很一般,乙字营也存在这个问题。现在各部队的军官,都是靠家丁学堂出来的毕业生在撑着。这些当兵的文盲,让他们吃苦不是问题,让他们识字,那真要命了。”苏皓宸在一边也很无奈的接过话,他看来是没少为这个事情操心了。
陈燮琢磨了一番道:“这个问题必须改善,今后每一个队一级的战斗单位,都要配两名文化教官。识字这个事情,还是自觉自愿。学的好的,要鼓励,给于物资奖励。你们不要小看这个,一个士兵有没有文化,差别还是很大的。在部队里办识字班的事情,作为今后全军一个重要项目来抓。要在部队中形成一股热爱学文化的风气,我们不要求士兵能学成一个秀才,能粗通文字,勉强书写就行。陈燮以登州营起家,大家要看到,一旦军队形成这股风气,将来影响的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一代人。这些当兵的退役之后,对他们的子女肯定有影响。”
两个小女生并肩坐在床上,互相靠着肩膀打瞌睡。年龄都不大,这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瞌睡一点很正常。英娘进来的时候,两人一起睁眼,看清楚来人的样子,立刻站着低头说话:“奴家常芷(常兰),见过元姨娘。”
英娘领着两个子不过一米五左右的少女进来,陈燮抬眼一看,比较标准的明朝打扮,襦裙在身,盘了发髻。跟着英娘一道上前道福:“奴家见过老爷。”
陈燮大马金刀的坐在椅子,眯着眼睛想心思,后院的事情真是太复杂了,陈燮不愿意去多想。英娘能管起来,陈燮还巴不得呢。什么自由、解放之类的东西,在明朝好像没市场啊。手里捏一本《史记》在装文化人,其实陈燮也确实又看。看史书最大的乐趣,就在于看人性。历史上记录的事情,是过去的事情,但也是现在的事情,将来的事情。不断的重复而已,归根结底在历史中扮演主角的,是人性和利益。不明白这一点,历史再熟都是白读。
书房里烟雾缭绕的时候,十有八九是一群武将扎堆,而且还是中外都有。除了坐镇凤和旅顺的王启年、常时仁没到,其他有分量的都到了。其中最早一批家丁,现在都是在混教官。这些人的特点就是文化素质不行,在陈燮的麾下,没有文化水平低了很吃亏。这也就是苏皓宸、常时仁、李云聪、林雅、翁正清、王贲这些人爬的比较快的原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