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用意何在(2/4)
税粮,总理河道,抚治流民,整饬边关,后遂偏重军事。一开始这是一个临时职务,就是干完了活得会京师交差的。宣德、正统以后,文官集团势力的扩充和军人集团地位的下降,三司的平衡被打破。日趋激化的社会矛盾,又使三司条条分割、运转不灵。另置巡抚,坚持中央集权、地方分权原则。从临时编制到固定编制。
经历一段时间的《民报》工作之后,夏允彝和徐孚远从陈燮身上看到了希望。一致认定,要扭转大明的颓势,只能是陈燮或者说是陈燮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是发展工商业,打造一个庞大的立足于工商行业生存的群体。第二是打造一种社会监督机制。登州商会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代表,他们的存在意义,不单单在对地方收入的贡献,更在对官府的监督。这一点,在别的地方根本无法想象,目前只有在登州才会有这种可能。
朱由检摆摆手,示意两人下去后,回头问王承恩:“大伴,你说说看。”
话说,昏聩到张凤翼这个程度,死不死的都没啥太大的区别了。
朱由检笑道:“你们啊,格局还是太小了。陈思华为何先整军,无他,名正言顺尔。此先易后难之意,先看看各方的反应,以静制动。手里有兵权,出了问题也好及时的稳定局面。陈思华文武一把抓,却没有大动干戈的意思,朕以为还是有顾虑。山东两个王府,一个圣人门第,都不是那么好相与的。”
冲进陕西的李自成,四处流窜,在安定,被俞冲霄收拾了一顿,又去榆林,被贺人龙教训了一顿。等他继续乱窜生涯的时候,被孙传庭遇上了,结果自然是好好的教他怎么做人的过程,最后李自成带着千余人败走。老婆也跟人跑了,李自成逃进山区,造反事业陷入低谷。
当然,死了可以不连累家属,朱由检却没打算放过他,死了也要背骂名和责任。
“万岁爷,奴才以为,不见藩王,乃陈思华自爱之举,整理军务,乃当务之急。山东近在京畿,先整军乃是稳妥之举。”王之心小心翼翼的推论,用眼睛的余光偷窥朱由检的反应,看看他在微笑,心里知道妥了。
幕僚团队来的比较晚,来到济南时已经是九月中,莫泰自京师而来,其他三人两个从登州来,一个孙克咸则一直在陈燮的身边默默的做着文书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