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无形的改变(3/4)
一个不小的自发市场。差不多登州营走到哪都这个节奏。
“徐州么?”朱大典犹豫了起来,他跟南直隶巡抚张国维有点私交,很想劝陈燮直接到中都或者是太平府去驻军。兵部这个命令很奇怪,朱大典仔细琢磨之后,觉得是陛下的意思。既然是陛下的意思,那就不要节外生枝了。陈燮这个部署,也没什么可挑剔的。
呃,朱大典有点迷糊了,作为一个聪明人,他很快想明白了这个问题。也没有再追问,而是耐心的等着下一个答案。
实际上朱大典是个很强势的文官,但是身在登莱,如同深陷泥潭,有力根本使不上。说句不好听的,登莱现在的局面,就算各府、州、县的长官全部辞职,都不会影响地方政务的正常运作。想想都觉得可怕,陈燮窜出来才几年。
“陕州失陷,洛阳告急,不等于流寇就要去打洛阳。现阶段,流寇还不具备攻打洛阳这种坚城的能力。我的判断是,流寇要就食,必然分兵而动。江北、江南富庶之地,流寇往东南流窜的可能性很大。卢象升总督江北,此人能力很强,但是不好相处。这样吧,卑职可以派出一部分兵力,南下江北。部队先放在徐州吧,一旦战局有变化,随时可以增援中都、滁州、乃至庐州。”
携带大批军需物资的登州营,离开登莱后,缓缓南下。走了半个月先头部队才到徐州,地方上的官府不让进城,已经习惯这个现象的登州营,丝毫没有闹腾的意思。在城外扎营,等待后续的部队。
又一次在年底快来的时候出兵,登州营上下动作很快。这一次陈燮一改上次以骑兵为主的追击战术,调集三个甲字营,一个乙字营,骑兵第一营。前面四个营先走一步,陈燮留在登州处理要务,年底前率骑兵营南下。
看到这个急件的时候,陈燮不免感慨历史的巨大惯性。如果登州营不去,这一仗卢象升还是打赢了,而且赢的很漂亮。可惜他的天雄军,这些年跟着他征战,损失巨大却没补充。
朱大典也不啰嗦,确定陈燮肯出兵之后,他的任务就完成了。至于其他,现在他就算想折腾,也没那个条件。弹劾有用,陈燮早被砍头几百次了。朱大典早看清楚了,陈燮就是拥兵自重。刚才随便说说,就是一万五千人的兵力在东江镇。看看邸报上,卢象升手里的官兵才多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