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舆论的作用(2/4)
“流寇围困桐城,登州营星夜南下解救,打破巨寇张献忠自南下一来,攻无不克的势头。大家知道吧,张献忠自离开中都之后,从未失手。巢县、无为、庐江,这都是比较近的,大家都知道。这上面还有一张示意图,大家看看清楚,这就是桐城。这报纸上说了,流贼被迫分兵,一股逃亡大别山,一股往南,这是被登州营打怕了。啧啧啧,这个登州营真厉害,陈思华文武双全啊。正月十六出兵,至今不过二十来天,转战两千里,流贼闻风丧胆,闻风丧胆啊!”这位读报员,真是很买力气的在跟百姓解释。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登州营收复无为州、庐江。”
《明报》的办报宗旨就是面向大众,报道一些时事新闻,八卦趣事,自然更受欢迎。不是谁都喜欢花钱去买看不懂的时政评论和八股时文来看的。
穿着长衫的读书人往报栏前一站,十几二十个不识字的百姓就围上来,听书生读报之余,还有负责解释。
孙临摇摇头,似乎想甩开什么东西,最后叹息道:“密之说的不错,在下自诩文武双全,站在陈思华面前,就像萤火比皓月。当是还傻乎乎的问他,为何不提友军的消息。结果陈思华跟看个傻子似得看着我,淡淡一笑没说话。”
陈子龙站起笑道:“你们去便去,不要拉上我。”夏允彝出言取笑道:“此番来南京,夏某最欢喜的便是结实了两位桐城风流人物,卧子最欢喜的事情,怕是为了明报那位红粉佳人。”
“阮怀宁在城中广招勇士,嘿嘿,跳梁小丑……”这句话出自杨廷枢之口,张溥心里暗暗一抽,正在密谋让周延儒回内阁,但是缺银子。张溥跟大家说起想去登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银子。结果开口被大家反对,只好暗暗的叹息一声。
“哎,最近城外江北难民好多,官府都不让进城。出城讨生活好难咯。”
所以登州营是王莽、藩镇之类的话,在民间是一点市场都没有的。
一群文人你一言我一语,大有只要他们能执掌朝政,天下大事可平的意思。张溥在这群人中间,一直保持着微笑,相对安静的听着大家的议论。读书人喜欢在这种地方高谈阔论,这已经是一种习惯了。
“大明朝第一奇男子,他把报纸交到我手里,我一定替他看好这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