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舆论的作用(1/4)
方以智笑道:“在下肯定是要去登州看看的,还有谁要同行?”孙克咸站起道:“同去,同去。”夏允彝也笑道:“算我一个。”一直没有怎么开口的一位青衫男子开口道:“徐某素来喜好兵法,也想去登州见识一二。”夏允彝指着好友徐孚远大笑道:“闇公兄,猜你会去。”
对于大多数读书人而言,《明报》的存在,不仅仅是给他们一个畅所欲言的平台,还给了他们一个通过报纸挣钱养家的机会。读报员这个位置,虽然是暗中存在的职业,但确实是南京很热门的兼职。不过是闲暇的时候去读一下报纸,就是每个月一个银圆的收入,对于很多清贫的读书人而言,吸引力巨大。
虽然报纸上没有明确的说陈燮是当代的岳飞,但是登州营秋毫无犯,各地百姓箪食壶浆之类的话,可是没少说。潜移默化之下,陈燮就是当今的岳飞,登州营就是当今的岳家军。谁要是说陈燮的坏话,谁就是秦桧。
临江茶楼,上午八九点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一群读书人在二楼临窗的雅间里,一边读明报,一边叹息摇头的议论纷纷。
因为这些消息的及时报道,南京民心安定,流贼渡江的担心全然消失。因为新闻的时效性,《明报》的销量居然在这个时间段又有小幅的增长。
“我一个亲戚从无为州逃难到南京城,哎哟,听他讲哈,真是好惨。那些官兵看见难民就跑了,流寇来了,杀了好多人,祸害了好多女子,巢县城里都是血啊。”
啪,一名三十来岁的男子拍案而起道:“夏某平生最敬佩的就是岳王爷这样的英雄人物,陈思华的文采名满江南,不料还是个战场上的无敌英雄人物。”
“维斗兄,陈思华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武将,还是名满秦淮的风流人物。明报出自起手。如此人物,嘿嘿,如能为我所用,不愁大事不成。”
南京,正月以来一连串的坏消息,让这个安逸的城市神经变得紧张了起来。大街小巷,茶楼酒肆,谈论的话题都是流寇肆虐南直隶。
老百姓想法简单,明报大家喜闻乐见的报纸,报纸上说啥,大家就信啥。过去的两年,陈燮的丰功伟绩在报纸上轰炸的大家耳朵都麻了。什么旅顺一战,阵斩建奴首级两万,什么建奴肆虐宣大,陈思华挥师直捣奴巢。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