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桐城(2/4)
我们得做出判断,他走哪边。”
“传闻登州陈思华有藩镇之像,朝中那帮大臣弹劾他的奏折都能压死人。日前在南京,复社诸君各执一词,有的说陈思华鹰视狼顾,日后必然步晚唐藩镇后尘。有的说陈思华文采风流,士林出身,所谓藩镇之名,不过是朝中奸臣嫉贤妒能。朝中奸相当道,中原百姓离乱,我辈当次乱世,当挚大旗而守桑梓,以死报国。”
地上铺着地图,精致的印刷让人难以相信。军官们没有人起身,也没有人搭理他,继续在地图上指手画脚的争议。“我要是张献忠,我就往西走,入大别山区,这样骑兵的威力就无法体现出来。”
孙临缒城而下,迈过吊桥时,晨雾散了许多。城下骑士缓缓上前,不悦道:“怎么回事?”
这一声喊,把孙临给吓着了,别看只有十几个人,个个大嗓门,声势十足。
陈燮说完这话,立刻转身回去,走不多远就蹲在路边,对众人道:“大家都围过来,商议一下,看看流贼会往哪里去,下一步该怎么打。”
“狗日的张献忠,跑的比兔子都快。看行迹,流贼是分兵了……”孙临听的心里痒痒,忍不住多看了一会。至于陈燮之前的“无礼”,根本没往心里去。陈思华是谁啊?是战场上战无不胜的猛将,哪有心思跟一个信使扯皮。要了一匹马,恋恋不舍的孙临飞奔回去,在城下高呼:“是登州营,全是骑兵,陈思华也在,赶紧开城门。对了,多备黄豆和鸡蛋,登州骑兵喂马用。”喊罢,城门打开,孙临掉头就回去了。
二月初五,张献忠围桐城。此刻城头上,两位青年儒生并立,望着城外流寇,表情淡定,一个手持弓箭,一个扶着腰间长剑,侃侃而谈。
孙临一边在听了,一边看着陈燮。这个风流之名和勇悍之名集一身的奇葩,此刻正在安静的看着地图,手托着下巴,看他皮肤白皙,怎么都不会像一个武将。
方以智一番话慷慨激昂,作为桐城大户,这次守城的事情,他家出了大力气。流贼和缙绅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一旦城破,必然是家毁人亡。作为明末的有识之士,这俩倒是比较有血性的文人。属于比较难得的类型,少的可怜的那种。
张献忠赶紧让人放行,来回回进城后见到张献忠,说了被陈燮追上一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