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再上奏折(1/4)
一帮大臣进来,自然是贺喜。朱由检心情难得的好了起来,说实话他对朝臣的控制力度还是很强的,至少权利抓的很近。问题是,这个大臣该骗他还是继续骗,不干人事的照旧。
历史上的明朝灭亡,是一个很复杂的综合话题。又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怎么都绕不过去的,那就是崇祯的问题。
陈燮兵临海州城下的时候,第一份奏报到了。在舆图上看了半天,都没看明白盖州距离海州多远。找来兵部尚书张凤翼问话,结果他也不知道。明朝的地图很坑爹,没有比例尺这个说法。测量什么的更不要说了。
就在朱由检苦苦期盼着陈燮打到沈阳去,活捉大玉儿的时候。新的奏报来了,这一次还是两份奏报。一个是王德化的,在奏折里面攻击陈燮面对大好形势,不肯继续往北,反倒丢下占领的海州,撤退到盖州。真是辜负了陛下的信任。
这两个军头也很合作,问题是在合作的问题上,登州营的跋扈程度远远高于关宁军。陈奇瑜是什么身份?卢象升又是什么身份?“动我兄弟,灭他全家”的话都敢说,还怕他不敢做么?本来就很重视登州营的一举一动,等到陈燮的奏折上来后,朱由检更重视了。要求监军王德化,一日一报。
没高兴多久,一帮人文官又搞事了,请求要拿下陈奇瑜。理由很简单,受贿纵贼。这帮人干这个很熟练,说实话朱由检也很恼火,就准了这个事情。
有一个法子其实是可行的,就是收商业税。问题是这样的,张居正够厉害了吧?就算是他,也不敢碰商业税啊。这你妈能把天下的士绅都得罪死了。
“爱卿回去吧,容朕好好想想。”打发了温体仁,朱由检觉得自己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大明朝现在就在靠田赋和盐课撑着,别的收入基本没有了。怎么会混的这么惨啊。那些大臣嘴上说的都很漂亮,太祖养兵百万而不废国帑,当效仿之。这你妈都那一年的老黄历了?
这话是说到朱由检的心里去了,不能不说温体仁体察上意很有一套。
另一份奏折,则是陈燮来的。意思很明确,登州营苦战海州,虽然只用了七天就解决了海州的建奴,但是由于后勤补给的困难,不得不放弃北上。讲明白这个事情后,陈燮提了一下中原的流贼问题,认为车箱峡陈奇瑜纵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