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东南海面(2/4)
干啥,最近一段时间,陈燮一直在各个工厂溜达,军器局的规模已经大到高级工匠都有五千多人了,加上其他工匠和学徒,两万人都打不住。下属铸炮厂,步枪厂,火药厂,盔甲厂,一个初步的军功体系已经成型。就这,还没算上炼钢厂和造船厂,算上这两个厂,陈燮发现工人阶级的队伍在登州境内,单单自己的产业下面,有五六万人了。整个登州府,按照阶级来划分,工人阶级能有十多万了。这才几年的功夫啊,可见工业化一旦起步,发展速度必然飞快。
这么说吧,本地的年轻人都不种地了。张家庄附近的经济模式很杂,有众多的小厂可以去打工,不打工的农民,更愿意搞养殖,要不就是种大棚菜。真正种粮食的农民很少了,那玩意挣钱太慢。
作为钱庄的股东和重要的合作者,李恒受到的待遇很高,直接可以在张家庄等着陈燮。
“龙口船厂已经能造500料的福船了,只要原料充足,每年能下水10条船。奇山船厂下一步的计划是上马一艘更大的船,设计标准排水量1800吨。同时上马五条1000吨级别的大船。按照您的计划,我们的造船事业正在飞速的发展。”一边汇报工作,弗朗亚兰达一边看着码头上那些疯狂的庆祝场面。基本融入这个国家的时候,才能理解明朝人放鞭炮和舞狮子耍龙灯的意思。哦,还有祭龙王的场面,浪费啊,那么肥的猪头往海里丢。
弗朗亚兰达看着战舰在海上升帆试航的时候,激动的浑身微微颤抖。陈燮看上去很平静,实际上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他的“装”已经成为一种本能了。
陈燮做了个请的手势,示意他继续。李恒继续道:“七月开始,热遮兰的荷兰人,不断的在沿海闹事。走了弗朗机人的关系才知道,他们的目的是迫使大明接受他们的什么条件。七月中,荷兰人偷袭厦门,郑芝龙吃了大亏。七月底,刘香和李国助答应荷兰人的条件,助纣为虐,与大明宣战。荷兰人提出六点要求,被拒绝后开战不可避免。双方你来我往,战斗断断续续,一直到10月22日,荷兰人在海上战败,损失了三艘大船,逃回了大员岛。”
关于这个船帆的问题,一度引起了不小的争执。客观的说,在近海航行的时候,硬帆明显效率更好一点。但是陈燮造的战舰是要去大洋上跟人抢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